第1857章 衰落的原因(1 / 2)

這也是那些年南州市從一個工業基礎雄厚的工業城市逐漸淪落的主要原因,但身在低位,對於這個問題,上麵不重視,自己沒有資格說。

至於定聯係領導,不得不說這個是創意很好地,畢竟這年頭要想搞企業,有政府部門的人幫忙,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很多。不僅是在爭取政策資金方麵會有優勢,在辦理企業相關手續時,有領導一句話,往往就能讓程序簡化很多。

不過想法是好的,但落實起來卻難度很大,原因很簡單,企業在落戶之處,要在政府辦理各種手續,而南州市政府增加了這麼多收費名目,就讓其中的手續變得更加複雜了。

而且在唐大年主政南州那十年期間,南州的官場風氣烏煙瘴氣,所有人都隻想撈錢,不想出力,所以南州的發展自然就落後了。

趙福生見楊昌坤神色凝重,並沒怎麼說話,他吃不準楊昌坤的為人,就急忙解釋道,“楊書記,我這隻是對南州的這些政策很反感,所以不自覺的就帶了一些怨氣,不過我絕對沒有任何向您抱怨的意思。”

這話讓楊昌坤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沒想到自己的思考居然讓他誤會了。

楊昌坤對此無奈一笑,然後說道,“趙總你放心吧,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我隻是在想當年南州推出的政策還是很不錯的,有一些對南州的政策發展都還是可以借鑒的。”

“楊書記真是慧眼識珠,一眼就看出了這個政策對客觀的評價,因為當初我們也就是看著這些政策的實惠,所以才會到南州投資建廠的。”趙福生說到這裏語氣變得無奈起來,“可問題就是這些政策沒有兌現。”

趙福生的話讓楊昌坤意識到,南州之所以從省城第一方陣的地級市落到最後,最大的問題就出在政府誠信上,一個地方政府如果失去了信用,企業還怎麼來投資?

楊昌坤接著問趙福生,“那家機械製造廠現在怎麼樣了?”

一聽楊昌坤問起機械製造廠,趙福生不由得搖搖頭苦笑,“不瞞楊書記和張市長,廠子早都黃了。”

楊昌坤神色微微一驚,“黃了?是因為經營不善倒閉還是因為什麼?”

趙福生幹脆一吐為快,“其實所繳納的各種費用多,都不是主要原因,大不了會壓縮利潤空間,主要還是咱們南州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隨意改動規劃,本來我們的場子計劃占地300畝,可後來南州政府又在更偏遠的地方圈地搞開發區,要把原來的開發區變更為居住板塊,一下子很多房地產企業就在附近圈地搞地產開發,我們那塊地因為臨近河流,被一家房地產企業看中,各種威逼利誘,我們一看,周圍的企業都搬走了,再堅持下去也沒什麼用,最後以五千萬的價格轉給了那家房地產企業,不但前前後後損失了五千多萬,而且還浪費了我們一年多時間。”

聽著趙福生的講述,崔國富和吳勇兩人的神色中透出了一絲緊張之色,在這件事上,雖然兩人沒有直接插手幹預,但他們很清楚,當初看上那塊地的地產公司正是唐誠入股的一家公司,在唐誠在背後的幹預下,逼走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