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說起這黃巾首領張燕,袁紹對於他的恨意,絕對不低於恨公孫瓚。
自初平元年直至現在。
張燕一直是公孫瓚最為忠實的盟友,每每作戰,總會有他黃巾軍來助陣的身影。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袁家勢力龐大,他們這些靠近諸侯,自然得唇亡齒寒。
一旦袁紹拿下幽州,那下麵的青州豈能討得了好?
初平元年,董卓遷都於長安,天下紛紛起兵討伐,張燕帶著他的部隊與各路諸侯結盟。
初平二年,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張燕派部將杜長等人帶兵幫助公孫瓚,最終被袁紹擊敗。
初平四年,袁紹剿滅境內黑山軍之後,後聯合呂布與張燕的主力在常山展開激戰。
當時的張燕擁有精兵數萬人,戰馬數千匹!
雙方一連戰鬥了十餘天,張燕軍死傷雖多,袁紹軍也感到疲憊,所以雙方各自撤退。
算下來,張燕與袁紹之間的恩怨,已經快有了四年的時間!
就算是沒有袁熙被綁這一出,他倆的關係依然也會非常緊張。
但老話說得好,不怕你麼們打,就怕你們打得不夠凶……
袁熙在裏麵,隻是簡單起了一個拉仇恨的作用罷了。
“砰!”
“袁紹小兒想幹什麼,老子什麼時候抓了他的兒子?”
兩天的時間匆匆而過。
收到袁紹的來信的來信,張燕隻感二丈摸不著頭腦,一腳踢翻了桌案。
在三國時代的眾多英雄名將中,如果按照地理區域劃分,河北燕趙大地,可以說是生產名將的地方。
這裏自古就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人多以勇烈忠義聞名天下。
比如常山趙子龍,河北真定人,張飛張翼德,自稱燕人張,河北涿州人,以巧變聞名的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張郃張儁乂,河北滄州人。
就連東吳的名將韓當韓義公,他的解煩軍為東吳開疆擴土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他也是地道的河北遷安人。更不用說當年為袁紹東征西討,名震天下的顏良文醜了。
然而,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這些河北將領,最有名氣的,還是屬於趙雲和張飛。
但如果從正史來看的話,來自河北,出名最早的名將,則屬於另一位,他的名號跟張飛相近,出身與趙雲是同鄉,但是在他成名天下的時候,張飛和趙雲還隻能用默默無聞來形容。
此人就是張燕!
由於張燕這個人本領比較特殊,放在武俠小說裏,屬於典型的輕功高手……
即使不會小說中那種非常誇張的高來高去,陸地飛騰的武功,但是他身輕如燕,速度奇快的本事還是有的。
估計此人年輕時,沒少偷竊……
因為他的特點跟古代的飛賊沒什麼兩樣,所以他的弟兄們都稱呼他為飛燕將軍。
久而久之,張燕這個名字,就在河北一帶傳開了,而張燕的隊伍,據說在鼎盛時期可以達到百萬人。
如果,這個數字不是太誇張的話,張燕的實力,已經不亞於那些割據軍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