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蕭珍珍起了一個大早,麻溜的烙了幾張餅,剪了幾個蛋,聽到院中有聲響,她伸出頭看了一眼,“阿爹進來吃飯吧!”
蕭強洗了洗臉進了廚房,“咱家住的有客人?”
“嗯,鈞哥哥友人的母親,來咱們這裏燒香派佛得,這幾日阿爹無事就不要往後院去了,大戶人家的婦人,一舉一動都透著優雅,看著女兒是自慚形穢。”蕭珍珍嘖嘖感歎道。
蕭強聽聞笑了起來,揉了揉閨女的頭,“我閨女一項是個聰明的,你可以暗地裏學學人家的優雅。”
“算了我可學不來,我要真變成她們那樣子的,生活就失去了很多的樂趣。”蕭珍珍感歎地搖了搖頭,順便遞給老爹一張大餅。
“不想學就不學,鈞哥兒回來了?還沒到沐休吧?”
“鈞哥哥說,書院老師教的對他已經沒什麼用了,剩下的這段時間他回來自個溫習。”
“鈞哥兒這樣說,想必是個有成算的,後院她們夥食自個解決?”
“嗯,她們丫鬟小廝的人多。阿爹一會可去廟會?”
“今個就不去了人太多,你想去的話就去吧!手裏可還有錢?”
“阿爹背地裏藏的那幾個私房錢還是你自個留著吧!閨女有錢,我和鈞哥哥還有後院的皖姨一塊去,中午可能不回來了。”
蕭強聽聞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吃了飯背著手出了家門,蕭珍珍剛把廚房收拾幹淨,沈鈞就來了,給小姑娘說了兩句話進了後院,過了片刻他扶著皖姨走了出來,後麵跟著一長串的人。
“咱們走吧!”皖氏朝蕭珍珍招了招手態度很是溫和。
蕭珍珍嘿嘿一笑走了過去,自動接替了沈鈞的位置,一行人出了家門。
“鈞哥兒回來了?”
“秀才公好呀!”
一路上見到的村民,都會開口打個招呼,沈鈞則溫文爾雅的笑著回禮。
皖氏來到村口遠遠的就見湖中一艘小船緊挨著一艘小船,很是壯觀,她隱隱約約甚至聽到有人再唱小調,這樣鮮活的生活場景她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了。
他們來時沈安早就在這裏等著了,看到他們急忙地朝眾人招了招手。
蕭珍珍朝她笑了笑,扶著皖氏上了船,沈鈞和王嬤嬤緊跟其後。
沈安眼珠滴溜溜的一轉,當即朝四個丫鬟走去,也不知道他說了什麼,那四個丫鬟跟著他上了一艘船,至於那兩個小廝自動的被眾人忽略了。
不過最後兩人還是上了一艘小船,掉水裏兩次後,他們總算是掌握了撐船的技巧,不過他們望著沈安的目光就不那麼和善了。
沈鈞撐船,蕭珍珍扶著皖姨坐了下來。
皖氏望著一條緊挨著一條的小船,聽著他們嬉笑打罵,聽著那陌生的小調,看著那一張張的笑臉,微微的扭頭望著身後那盛開的蓮花,想著今日起床時的聽到的鳥叫和雞叫,這她有一種幻如隔世的感覺。
這樣的生活以前是她做夢都不敢想得。
“每年廟會的時候你們村都會這麼熱鬧?”
“嗯,不光是我們村,就是其他幾個村也同樣的很熱鬧,當然最熱鬧的還是鎮上,不光有唱戲的,演雜技,還有跳舞得,當然最為熱鬧的就是菩薩巡遊了。”
“菩薩巡遊?”皖氏看著蕭珍珍很是好奇。
“我們這裏有一習俗,每年廟會的時候,廟裏的師太就會扮成菩薩娘娘領著金童玉女巡遊,通常都是在主街道上走上一圈,每走十幾步就會像眾人撒一把銅錢。
這眾多銅錢之中,有三枚銅錢是不同的,分別代表了第一炷香,第二柱香和第三柱香,有緣人隻要能得到這三枚銅錢就可以憑借銅錢上的序號,去廟裏上香。上完香後,廟裏會提供一頓齋飯,同樣的香客也可要求麵見主持師太。”
“奧?還有這樣的奇事?”
“皖姨如果感興趣一會不防去主街上看看。”
“也好!”皖氏微微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