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珍珍送走了蓮花,切了一個香瓜,剛吃了一口,就見沈鈞推門走了進來。
蕭珍珍看到沈鈞雙眼大亮朝他飛奔了過去。
“鈞哥哥你回來了?皖姨平安到家了嗎?”
蕭珍珍抱著沈鈞的胳膊都舍不得鬆開了,皖姨離開的第三天,鈞哥哥說要去京都打探消息,順便看一下皖姨是不是平安回到家了,可她沒有想到是鈞哥哥這一走就是五天,可真是想死她了。
沈鈞看著恨不得整個人都掛在他身上的小姑娘笑了起來,伸手把她整個人都抱在了懷裏,兩人在樹下坐了下來;“京都的鋪子出了點事情,就耽擱了幾天,皖姨已經平安到家了。”
沈鈞把身後的背簍拿到了身前,把給小姑娘買的糕點,布料以及一些小玩意遞給了她。
“最近都沒怎麼見你穿新衣,我就給你買了一塊布料,夠你做兩身衣服了。”
“我倒是想穿新衣,可阿娘不讓,鈞哥哥你這次去京都可有打聽到什麼消息?”蕭珍珍看著沈鈞好奇的問。
沈鈞知道小姑娘問的是什麼,因此他並沒有隱瞞。
“到是打聽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五公主已經去尼姑塔了,因聖上稱病不上朝,朝堂之上慢慢地平靜了下來。”
“也就是說二皇子和四皇子不在爭權奪利了?”
“這些隻是表麵現象,這次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結束。”
蕭珍珍望著沈鈞臉上的冷笑,雙眼微微一閃轉移了話題;“鈞哥哥今天六月初三了呢!”
沈鈞低頭有些不解地看著她。
“六七月是咱們村最忙的時候。”
聽了小姑娘的提示,沈鈞是恍然大悟。
“這兩天來打探消息的人很多?”
“每天幾乎都是絡繹不絕的,看的出來她們很著急。”
“不是她們著急,是她們背後的人著急了。”
“鈞哥哥這話是什麼意思?”蕭珍珍坐直了身體不解的問。
“這些蓮蓬雖是咱們村集體所有,可有門路的人在賣蓮蓬時除了上交給村子的錢,他們還能小賺一筆。”
“這點我知道,大伯三年前定價蓮蓬地六文錢一個,每人帶出去多少蓮蓬,都會有人記數,蓮蓬在咱們鎮上賣是六文錢,可如果去京都賣,很容易就能賣個高價。”
“咱們村雖隻有一百多戶人家,可聰明人不少,光我知道和大戶人家采買的管事合作的就有很多,眼看著第一批新鮮的蓮子就可以采摘了,他們當然著急。”
“我之前以為他們都送到酒樓裏去了呢!”
“當然送到酒樓裏的也有一些,這些事情大伯都知道,隻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隻有保證了村裏大多數人的利益,他們才會用心的去愛護這片湖。
蓮子已經成熟,我想大伯這兩天就該下決定了。”
“嗯,這段時間鈞哥哥還會出去嗎?”
沈鈞聽了這話把小姑娘重新抱在了懷裏;“你放心,我會多抽些時間陪你。”
蕭珍珍聞言滿意地笑了起來,這時蔣氏推開門走了進來,蕭珍珍急忙地坐直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