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陳濤邀請顧偉民到他的辦公室,兩人坐在窗邊,麵對著窗外的農田,談論起農業發展的問題。
陳濤開門見山地說:“顧偉民,我一直很欣賞你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在農業這一領域,我們有很多瓶頸需要突破,我覺得你是個合適的人選,你有什麼想法?”
顧偉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陳縣長,有句話叫‘有思路,更要有眼界’。我覺得我們農業發展的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和資金,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眼界。”
陳濤聽後,感興趣地問:“怎麼講?”
顧偉民解釋道:“眼界決定了我們能看到多少機會和可能性。我們應該放寬視野,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農業模式,還可以考慮與旅遊、教育、科技等行業的結合,創造更多的附加值。”
陳濤點了點頭:“我同意你的觀點。但具體怎麼操作呢?”
顧偉民接著說:“我們可以先進行調研,了解縣裏的農業資源和潛力,然後與設計公司、教育機構等合作,開發出一些特色農業項目。例如,農田觀光、農業科技體驗等,這樣既能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也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和投資者。”
陳濤聽後大喜:“好主意!你這樣一說,我感覺我們農業的發展前景廣闊了很多。你不僅有思路,還有眼界,這正是我們需要的。”
兩人相視而笑,對於未來的農業發展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幾天之後,分管文教衛的副縣長蔣浩在一次會議後與顧偉民閑聊。
蔣浩說:“顧偉民,我最近聽到一些關於你的傳聞,說你和某個大公司有秘密合作,準備在縣裏搞一個大項目。是不是真的?”
顧偉民微微一笑:“蔣縣長,您指的是哪方麵的傳聞?”
蔣浩說:“據說是和一個科技公司合作,要在文教衛方麵搞一些創新項目。”
顧偉民搖了搖頭:“蔣縣長,表麵現象別輕信。我並沒有和任何大公司有秘密合作。在文教衛方麵,我一直都在努力推動一些改革和創新,但這些都是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進行的。”
蔣浩聽後皺起眉頭:“這麼說,那些傳聞都是不實之詞?”
顧偉民點了點頭:“是的。有時候,一些表麵現象或者傳聞,很可能是有人故意為之,或者是誤解和誇大。我們應該學會辨別真偽,不要輕易相信未經證實的信息。”
蔣浩深吸了口氣:“我明白了。看來,我以後得更加謹慎,不能輕易被表麵現象所迷惑。”
顧偉民說:“沒錯。在工作中,我們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要學會分辨事情的真偽和背後的動機,這樣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兩人的對話結束後,蔣浩對顧偉民更加信任和敬重,他也從中汲取了教訓,對於未來的工作更加謹慎和理性。
分管商務旅遊的副縣長李盈盈在一次午餐時間坐到了顧偉民的旁邊。她看了看顧偉民,輕聲說:“顧偉民,最近你的表現真的很出色,各個方麵都備受關注。”
顧偉民笑了笑,說:“李縣長,您過譽了。我隻是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李盈盈說:“你的優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我有句話想提醒你,顯眼的花草易摧折。”
顧偉民聽後默然片刻,然後說:“我明白您的意思。你是說,過於顯眼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嫉妒。”
李盈盈點了點頭:“沒錯。在體製內,有時候過於高調並不是好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過於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