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不多,也就八萬兵馬而已,隻要陛下願意割讓那土地,我後周可以增兵到十二萬,所以陛下無需擔心楚國。”

不愧是在二流國家裏都算得上第一檔的後周國,如此輕易就可以拿出十二萬兵馬,如此算來後周的兵力至少在二十五萬左右。

“不知邊境統兵的是哪位將軍?”魏仁浦這話也著實嚇到了李特,所以他試探的問道。

“是柴榮將軍和高懷德將軍。”魏仁浦回答道。

李特沉重的點了點頭,當他聽到後周邊境是柴榮親自領兵後,他便清楚即使自己不答應割讓土地,那麼後周就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對成漢用兵,畢竟郭威可是把他的愛將柴榮都派來了。

要說在九州裏後周如何建立,實際上跟曆史上有些相似。

這位後周太祖郭威一開始也是後漢的將領,掌握兵權,可以說在軍中極有聲望,結果便引來後漢皇帝的猜忌,導致全家被殺。

而跟曆史上稍有不同的是,曆史上郭威的兒子郭侗、郭信等人都是被後漢隱帝所害,而在九州裏後漢現在的皇帝乃是劉知遠,而劉知遠雖然比那後漢隱帝要強得多,但是忌憚之心倒比起後漢隱帝隻多不少,所以麵對軍權在手的郭威,自然也是痛下殺手,導致他在九州裏依舊是孑然一人。

既然自己的兒子都死了,再加上年歲已高,郭威也知道自己很難再有親生子嗣,索性便將柴皇後的侄子柴榮認做養子,悉心培養他,打算將來讓他接替皇位。

當然了這個柴榮是自己皇後的侄子,跟自己可以說毫無親緣關係,偏巧郭威自己還有個外甥叫李重進,那也是能文能武的一員悍將,所以除了將柴榮認做義子外,郭威也一直在思考自己殯天以後,究竟應該讓誰來接替自己。

雖然柴榮還不是太子儲君,但既然他能夠統率八萬兵馬駐紮在邊境對成漢虎視眈眈,這也說明郭威對他的栽培之心,要是柴榮能夠率軍覆滅成漢,那麼他的功勞之大,足可以讓他超過李重進成為儲君。

在得知邊境的兵力部署後,李特陷入了沉思,就連魏仁浦離開他都不知道。

現在確實是一個兩難的處境,成漢的實力還是太弱了,無論是對比楚國還是對比後周都是如此。

要麼自己投靠楚國,成為楚國的附庸國,要麼投靠後周,將四分之一的國土割讓給後周,換取他的庇護。

這邊的李特在冥思苦想,而另一邊,京城內的丞相府中,幾人正恭敬的對範長生敘述他離開後,又有一批禦林軍護衛著一輛馬車,朝著驛館而去。

範長生心如明鏡,現在整個成漢隻有一個使團,那就是後周,他們之前在朝廷上公開提出要求成漢割讓邊境相鄰的十三座城池。

而今日李特宴請範長生,範長生隱隱之間便覺得哪裏不對勁,覺得這背後應該有人在推波助瀾,而今天晚上李特問起他對策時,他自然也知道李特的指向是哪裏,就是要他交出那些天師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