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臣們反對的太過於激烈,即使觸怒皇帝他們依舊在反對,後來陛下召我大哥入宮,一個晚上後以我大哥為首的武將們就改變了口徑,同意開戰,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邾國主動入侵南平道的原因。”猛哥卜花說道。

實際上猛哥卜花也很疑惑,他雖然有些飛揚跋扈,對這類行軍打仗的事情提不起興趣,但他好歹也是武將出身,對於莫名其妙跟楚國起衝突這件事情,他自然也是反對的。

朝堂上的文臣武將一開始也確實如此,畢竟楚國是二流國家,哪怕隻是楚國一個南平道,那裏麵駐守的兵力也不算少了。

拿下南平道,隻憑自己一國可以說可能性微乎其乎,但若是與其他小國結盟一起攻打南平道,那幾個國家瓜分一下,收獲的土地城池也不算多,還要冒著被楚國仇恨的風險,而且損失肯定也不會小,這實屬不智啊。

而一開始,猛哥卜花從金忠口中也是知道,金忠本人也不願意率兵走這一遭,畢竟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

而縱觀朝堂上的所有武將,金忠雖然才剛剛而立之年,就已經領兵立下赫赫戰功,可以說金忠就是邾國武將的標杆,如果他不去,邾國皇帝也找不到其他人可以代替。

不過讓猛哥卜花沒想到的是,邾國皇帝隻是把金忠召入皇宮一夜而已,金忠便決定親自率兵出征,而且還把他也帶上了,美其名曰要建立功勳,憑此封侯封王。

猛哥卜花實際上並不知道個中內情,確切的說他也不感興趣,但是在金忠的一再堅持下,他也沒有詢問,隻是跟著金忠便率軍出發了。

“邾國皇帝決定進攻南平道後,那他又是什麼時候去聯係的另外三國?”項開看著猛哥卜花,再次提出一個問題道。

猛哥卜花想了想道:“罪將真的不清楚,不過我們剛剛率兵離開邾國邊境,到達蔡國邊境後,蔡國的王輔臣已經帶著兵馬等待了,然後我們兩軍繼續前行,到達東遼國邊境後,東遼國和東夏國的兵馬也已經等候了,倒是巧得很。”

項開皺起了眉頭,這個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按照猛哥卜花所說,如果是從邾國皇帝下令起兵征討南平道開始,一直到邾國大軍抵達邊境,這個時間大概也就是五六天而已。

而那個時候,蔡國的兵馬居然已經抵達了邊境和金忠會合,要知道蔡國的朝堂也需要商議,兵馬也需要調動,這個時間不可能這麼巧合。

包括東遼國和東夏國也是這般。

所以項開左思右想,覺得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個幕後指使的國家同時派出了四批使臣,同時說服了這四個國家起兵對付南平道。

要知道能夠做使臣那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使臣的任務可不簡單,你必須要能言善辯,懂得用什麼方式勸說針對的國家,到底是威逼還是利誘,這都要掌握一個度。

這種人才在如今項開麾下,也不過一掌之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