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三件大事(1 / 2)

吳國雖然一直被詬病,但他始終是一流國家,地位和國力上不是南陳可以相比的,在陳霸先詢問是否有人願意出使吳國時,因為摸不清楚陳霸先對吳國的態度是什麼,是以同盟的身份要求吳國出兵,還是以下邦小國的身份請求增援,所以並沒有人自薦。

畢竟這兩個身份可是完全不一樣,甚至往嚴重來說這可影響這些使臣在將來史書上的描繪。

就在此時,一位相貌俊朗的中年男子站出來道:“啟稟陛下,微臣想問此去吳國,若是吳國提出些條件來,我等要不要全部滿足,而這滿足的上限又是哪裏?”

此人是吏部尚書袁君正,而他剛剛那個問題也是這些文臣想要詢問的。

陳霸先淡淡的說道:“既然南陳已經與那兩國結為攻守盟,那麼這兩國就應該全力以赴支持,若是他們不願,那南陳自然可以撕毀盟約,與魏國和北齊和談。”

陳霸先的態度很明顯了,此次出使吳國和楚國,那是要求這兩個同盟國必須出兵增援,如果他們不同意或者拖延時間,那麼南陳也不會跟他們廢話,南陳會直接派人和魏國和北齊和談,並且讓出道路,甚至派出兵馬合圍楚國和吳國,讓這兩個國家首尾難顧。

南陳的地理環境還是很優越道,地理位置剛好和楚國和吳國都有接壤,如果真的讓南陳撕毀盟約,讓出道路給魏國和北齊的大軍,那楚國和吳國可就難受了。

正因如此,陳霸先才有恃無恐。

聽到陳霸先這麼說,袁君正再次低頭行禮道:“啟稟陛下,微臣願意出使吳國。”

南陳的底蘊還是有的,陳霸先這位開國君主也是文韜武略,在極短的時間裏,就安排好了這一切。

徐陵出使楚國,袁君正出使吳國。

而南陳大將吳明徹則是領軍五萬增援邊關,這五萬兵馬全都是精兵,將邊境防範吳國和楚國的邊軍全部調了過來,當然了如果到時候徐陵或者袁君正出使不利,那麼這些兵馬還會不會回來就不好說了。

“真是奇怪了,怎麼南陳那邊的邊軍頻頻調動,到底發生了什麼。”而此時,正在與南陳邊軍隔岸相望的項羽卻有些摸不著頭腦了,而原因就在於南陳的兵馬竟然撤走了很多人。

南陳的銘山城被破這個消息都沒傳到楚國和吳國兩位皇帝耳中,項羽這位駐守邊關的將領就更加不清楚了,他隻知道南陳國應該是發生了大事,要不然南陳的邊軍怎麼可能一下子調走了這麼多。

要知道現在的項羽麾下可謂是兵強馬壯,有近八萬士卒,麾下劉天孝、袁朗、王貴等都是當世猛將,而且澹台譽可還在京城,如果澹台譽也來到這裏的話,那就意味著加上項羽和擁有火龍槍的劉天孝,足足有三位超一流級別的武將。

這種配置可以說是奢華至極,相對的,在知道楚國派遣項羽坐鎮邊境後,南陳也是不斷調兵遣將,雖然兩國是同盟,但該有的防備還是不少,所以據項羽所知,南陳那裏至少布置了六到八萬兵馬,而且由南陳宗室大將,陳霸先的弟弟陳休先親自坐鎮,這防備的意思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