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南陳發生的事情,吳國已經從校事官那裏得知了不少,但這其中的具體情況,肯定還是袁君正最清楚。
袁君正恭敬的說道:“陛下,魏國和北齊合兵一處,迅速攻占我南陳銘山城,而後我朝程靈洗將軍率兵退守鐵錫城,我朝陛下立刻命令吳明徹將軍領兵救援,但畢竟對手是一流強國和一個實力不遜色於我國的二流國家,所以不得不來此求援。”
袁君正用最快的速度將南陳這幾天發生的事情複述了一遍,而這也讓孫堅皺起了眉頭。
吳國現在也是內憂外患,魏國的突然入侵,楚國又生有異心,現在南陳又來求援,而且孫堅很清楚,如果不給南陳援軍,南陳絕對會做出一些讓吳國難受的事情,要是把南陳推到魏國那邊,那就更加糟糕了。
“朕的吳國現在要忙著對付魏國的大部兵力,你覺得朕能夠調出多少兵馬增援你們南陳?”孫堅淡淡的說道。
麵對孫堅這話,袁君正既沒有氣惱,也沒有沮喪,而是笑著說道:“陛下英明神武,吳國也是堂堂一流強國,反觀我南陳如今卻沒有多少選擇了,若是陛下不願意派兵,那也可以,隻不過我南陳國力衰微,可能不得不要與北齊和魏國議和了。”
聽到這話,孫堅虎目一瞪,直直盯著袁君正,而袁君正依舊是恭敬的站在那裏,雙方眼神互視,氣氛當中多了一絲詭譎。
“你在威脅朕?”孫堅冷冷的說道,死死盯著袁君正。
即使孫堅已經年老,但氣勢卻不減,尤其是作為堂堂一流強國的皇帝,這個身份就足以壓的袁君正喘不過氣了。
“在下不敢。”袁君正咬著牙說道。
如此沉默了片刻後,孫堅終於開口道:“今日你到訪國都,應該看見大都督周瑜了吧。”
“大都督豐神俊朗,不愧是文武雙全之人,在下與之交談幾句後,隻覺得受益匪淺。”袁君正點了點頭道。
“南陳為我吳國盟友,南陳被進攻,我吳國自然要守望相助,所以朕才會從邊境將周大都督調回來,朕決定此次便由周瑜掛帥,領兵兩萬增援南陳。”
孫堅拍板的很快,因為他心中很清楚,派遣援軍絕對要比無動於衷要好得多,更何況吳國現在也懶得跟南陳計較些什麼,畢竟吳國最大的敵人永遠都是魏國,如果南陳真的如他們所說跟魏國議和,那麼腹背受敵的可就是他吳國了。
對於孫堅如此痛快便下了決定,袁君正也鬆了口氣,在來之前,他還以為此次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的談判,結果沒想到孫堅這麼快就答應了,前後隻不過花了一刻鍾時間。
“多謝陛下。”袁君正由衷的說道。
孫堅並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喊來了周泰,讓他帶著袁君正離開,現在吳國上下的事情多如牛毛,派兵援助南陳反而成了小事情,畢竟孫堅一向都很信任周瑜,知道以他的能力絕對可以大獲全勝。
而很快,孫堅一道聖旨便到了周瑜的大都督府。
在接過聖旨後,跟周瑜一同進京城的潘璋好奇的問道:“大都督,這道聖旨上寫著什麼?”
周瑜將那道聖旨遞給潘璋道:“本都督猜測的不錯,我等要整頓兵馬馳援南陳了,從現在開始,我大吳、魏國、楚國、南陳和北齊這五個國家的命運可都在這場戰爭上了。”
潘璋皺了皺眉,他感覺周瑜這話說的有些太滿了,這五個國家可是有兩個一流國家,三個二流國家裏的佼佼者,僅僅隻是一場仗就能夠決定命運?
不過周瑜並沒有跟潘璋解釋為什麼,而是吩咐他道:“你馬上出城,與馬忠一起整頓兵馬,要麼後日,要麼大後日便要出發南陳,本都督去催一下張昭,讓他給大軍整頓好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