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關早已經淪陷,落入吳國大軍手裏。
而這座關隘也被視為陳武、董襲的退路,一但進攻不利,這座關隘那就是吳國大軍安身立命的本錢,隻要有這座關隘在,陳武、董襲退回吳國倒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而且控製這座關隘也可以讓吳國源源不斷的將糧草輜重運輸過來。
而南陳眾多大將也明白這個道理,正如周文育所說,周文育和吳明徹隻是一個幌子而已,畢竟按照時間來算,就算周文育和吳明徹突破吳國查重阻攔趕到新德慶那裏,估計也就隻能接應新德慶戰敗的殘軍甚至可以為新德慶收屍了。
而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還有和朝中如此多文武大臣的群策群力之下,最終陳霸先決定真真正正支援的是侯安都和杜僧明的大軍,至於周文育和吳明徹那隻是吸引和拖延吳國大軍腳步罷了。
而侯安都和杜僧明繞道的東野可不是所謂的官道,這途經的可是一道道山路,道路極其曲折,如果選擇從東野繞路到武勝關最起碼要翻過三四座大山,按照時間估計最起碼要五六天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陳霸先要讓周文育和吳明徹各自率領四萬大軍想方設法拖延周瑜的原因。
而按照計劃,隨後侯安都和杜僧明就要先奇襲武勝關,再率軍從後偷襲陳武、董襲。
如此一來,被前後夾擊的就變成了陳武和董襲了。
而現在的局勢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了。
如今陳武、董襲率領大軍和新德慶對峙,而在陳武、董襲的後方,侯安都和杜僧明率領共計三萬大軍,繞東野攻武勝關,隨後與新德慶前後夾擊,截斷這陳武、董襲的退路。
不過新德慶這邊的形勢也不算好,侯安都和杜僧明因為要繞路,所以時間上肯定不能跟周瑜比。
此時的周瑜距離戰場最多不過兩天的行程,一但周瑜趕到,那麼被團團包圍的反而變成了新德慶。
不過周瑜身後又有周文育的追兵,吳明徹也率領兩萬大軍晝夜不停從鐵錫城趕來。
大戰一觸即發!
而此時吳國和南陳陷入了一種十分奇怪的對峙當中,完全無暇顧及其他,另一邊的周羅睺可就慘了。
當周文育率軍趕往威寧城的那天,另一場大戰則在南陳西邊的回馬城上演。
因為南陳將所有目標放在吳國身上,壓根就不想管周羅睺那邊,哪怕周羅睺對項羽的動向十分敏感,甚至不斷派出斥候向京城求援,但全部被陳霸先無視了。
到最後,陳霸先甚至派人來向周羅睺報信,隻要楚國別太過分,哪怕再讓出一兩座城池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結果就是在這樣的舉措下,周羅睺那是有心卻無力,隻能命令麾下大軍固守城池,同時想方設法打探清楚楚國的動向。
不過項羽圖謀已久,麾下大軍群策群力,在不知不覺之間便將周羅睺所在的回馬城團團包圍。
一夜之間,回馬城被楚國大軍圍的水泄不通,周羅睺當然是大驚失色,雖然他麾下共有兩萬大軍,但這段時間以來他不斷派遣兵馬在各個城池駐紮,此時此刻的回馬城內左右不過六七千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