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馬皇後是洪武十二年就要走的,但是馬政的到來,以及一些醫藥的發明,讓馬皇後延長了二十多年的生命。
其實最重要的是馬政作為這個大舅哥,一直在調和他們夫妻二人的感情,還有朱元璋和朱標之間的父子感情。
使它們和諧了很多,因為朱元璋太累了,農民思維並不能讓大明朝強大起來。
現在國力強大,百姓安居樂業,國庫富足,朱元璋也是放心了起來,再也不去管理國事了。
所以就趕快禪位,帶著馬皇後去這個世界看看,說不定還能再活幾年。
孝康元年,朱標大赦天下,減免稅賦和刑罰。
大明朝經過五六年的休養生息,終於迎來了下一個盛世,百姓們稱之為“孝康之治”。
由於朱標仁政的寬厚,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太多了,不合理的朱元璋製定的大明律,統統改進和廢除。
禦書房。
朱標看向年邁的舅舅,馬政也是感到難過,舅舅也老了,不知道還能陪我多少年。
在馬政的建議下,印度行政的能臣良將全部返回京師,輔佐朱標。
於是決定北平遷都,對方想要阻止遷都、並且刺殺朱標的,都已經被馬政的暗衛安排的明明白白,因為這些江南士族肯定會阻擾,因此,馬政大開殺戒,誅殺十族。
曆史上朱標遷都就是影響了江南士族的利益被搞死的,而朱元璋也是因為不喜歡朱允炆,想讓老四朱棣當太子,最後也被這些文臣害死,因為朱允炆代表著文臣的利益。
馬政並沒有誅殺殆盡。
其中很多都是朱棣永樂初期的能臣,輔佐朱標綽綽有餘了,馬政放過了他們。
馬政讓朱標牢記,內法外儒,兵權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裏,不允許文臣碰一點點軍權。
朱標銘記於心,他非常清楚這些文臣的嘴臉,肯定不會讓他們碰到一點軍權,並且寫入大明律和宗人令裏麵。
大明朝鼓勵商人、百姓海外經商種地,尤其是漁業和船業已經是特別發達了。
海外遍地是黃金,出去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海外的土地賦稅低,還提供低息貸款,基本上每個出去的百姓都是百畝良田。
由於紅薯、玉米、土豆這些高產的口糧種植,大明朝的百姓基本上都能吃得飽肚子。
就有餘錢去消費,投資做點小生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海外的土地免稅政策在孝康二年迎來一個爆發期,低息的糧稅,使得人口爆發式增長,已經到達3.1億人口。
很多海外疆土已經被大明朝牢牢窩在了手心裏,朱標又讓一些成年的弟弟們,這些皇子全部去印度就藩。
朱標派出水師艦隊去西方那些國家去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製度,因為馬政說過,改變世界的東西,存在於西方,他們要找到蒸汽機的發明者,重金邀請他回到大明朝搞研發。
到時候大明朝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將無敵於世界,華夏這個民族將成為世界最強帝國。
馬政辭去了國師的官位,變成了一個普通人在王府逍遙自在。
孝康三年,公元前1396年,馬政完成國內旅遊之後,就帶著愛人出去外麵的世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