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心仍然理解不了,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所有農民起義軍閥割據的亂世,不管元末還是唐末又或是漢末,都先是暴動叛亂遍地開花,接著各方勢力開始大魚吃小魚,不斷擴充地盤,和誰的地盤接上了,就把對方吃掉,或是被對方吃掉,一步步統一―曹操吃下袁紹袁術呂布統一北方,孫氏吃下江東據險而守,劉備也是吃下荊州益州形成三足鼎立;五代十國是各個藩鎮輪番登場,更迭過程中,這些沒被消化的藩鎮,一個一個反噬,直到趙家建立了宋;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最初也隻是眾多亂民中的一支,通過不斷地擴張地盤,吞並其它亂軍,逐漸在南方形成三大勢力,朱元璋把他們的地盤吃掉,成為南方最後的贏家,和北方的元打決賽。當年明月的比喻更加貼切,南北兩個賽區各有許多隊伍,南方賽區的朱元璋一路KO了很多對手,半決賽圈隻剩陳、張、朱,朱元璋順利拿下二人,進入決賽,和北方賽區的王保保展開最後的冠軍爭奪。
讓程心想不通的是,古代中國打仗大有大量的人口基礎,這裏可真稱得上地廣人稀了,洛安和南豐、綿慶、清昌之間,都還有大量的緩衝地帶,也就是各方並不是地盤相接,中間的這些緩衝地帶無人占領,全是荒地,戰亂迫使人口向大城收縮,各方完全可以龜縮起來做一方諸侯,苟起來先發育,但是鍾默和格力紮卻心有靈犀地發動突襲,打了一場遭遇戰。如果說武王伐紂,八百諸侯,隻是所謂八百村長,那如今這個人口,也不過是幾個鄉長或是鎮長,相互攻伐,陳國沒有分封,現在鍾默、格裏菲斯、禹狄自封,戰爭模式如同古西方城邦之間的衝突,幾千人的軍隊就是大戰。
但鍾默在洛安天臨采取的措施,明顯是受中國曆史的影響,他渴望成為,另一個時空的基建狂魔,於是把洛安天臨的道路打通,沿途移入人口,構築鄉村,修建堡壘,這是想將洛安天臨兩個孤城,串聯起來形成一整個的戰略縱深區。
還有軍隊,一般來說,各個將軍都會帶領本部士兵分別駐紮,洛安確實很大,但軍隊都在城內駐紮,就不合常理,後來常進向程心解釋,之前是由於慶功和中秋,才讓士兵集合入城的,平時都是分開駐紮,城內的軍隊,相當於鍾默的禁軍。軍隊劃分,非常細致,鍾默統領全軍,之後是羅顯和湛鳴,一個守洛安一個守天臨,在洛安,羅顯又和弗朗西斯科一內一外,城內七千城外一萬三,常進元崇約翰由弗朗西斯科統管,但如果鍾默坐鎮後方,按規定,則是羅顯領兩萬軍隊傾巢而出,若是天臨洛安完全連通,則由湛鳴統領兩地兵甲,目前天臨是湛鳴和辜雲青一內一外。
程心感覺有點懵,似懂非懂,又到了晚上,一行人走到了一個名為臨洛的小縣城,聽常進說,這裏就是當初他們的起勢之地,在洛安和天臨之間,有臨洛和天南兩個縣,整體如倒“之”字連通,常進撓撓頭:
“嘿嘿,其實臨洛離青陽山也不遠”
程心意味深長地笑道:“這才幾天,老常你是打算回山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