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日子山洪暴發那天正是沈南珠他們離開李家村之後的第三天…
這麼說巧翠一家是真的沒了…沈南珠還是覺得有些難以相信。
她原以為到了這祥和的古代沒有那麼多生死離別死死傷傷,沒想到這一路所見所聞競也如此淒慘。
這裏的縣令現在還允許他們進出此地,但他們本就受了災又一路長途跋涉過來,到這裏身上也不剩什麼了。
聚在一起的難民越來越多,天氣越來越冷,這些難民吃什麼住什麼,等到他們無路可走…這座城市會發生什麼?
沈南珠不敢再想下去了。
她如今也是戴罪之身,無力去幫他們什麼,隻在臨走給二牛留了幾十兩銀子。
張宋二人也湊了些銀兩交給了他們,相識一場他們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
“施粥了!來來來難民過來排隊領粥!”
幾人剛走了幾步就見十幾個衙役推了幾個破木板車過來,每個車上都有兩個熱氣騰騰的大木桶,裏麵是滿滿的稀粥。
一個衙役敲著鑼召集難民過來,囉聲響起人們紛紛向這邊跑來,敲鑼那人繼續說道:
“縣太老爺大義與城中富戶一同籌集了些銀錢給大家買了糧食,以後每天早晚兩次在此地施粥。
縣太爺已經把折子遞上去了,大家稍安勿躁,靜靜等候上頭安排即可,在此期間所有難民不得入城內亂竄,擾亂百姓生活,違者笞刑伺候!”
見那些難民都爭搶著過來排隊,幾個衙役出麵維持了秩序,有爭搶推搡的免不了要挨上幾腳。
接收流民的幾個州府都遞了折子,隻是此時老皇帝早已病入膏肓,人事不知。
太子成淵監國卻諸事不順,京都不知何時流傳出太子監禁了皇帝意欲謀朝篡位的傳言,加上各地災情戰亂的折子一封接一封,機要大臣搖擺不定各自為政。
各種瑣事急的太子焦頭爛額,還要時時防備別有用心之人的針鋒相對。
這別有用心之人正是二皇子成耀,三皇子已貶為平民,京都有能力爭儲的成年皇子也就隻有他們兩個了。
二皇子母妃是兵部尚書之女,更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成耀自小才華出眾各項能力皆不輸太子,隻因為晚生了半年便無緣太子之位,他怎能服氣。
他趁機拉攏大臣,在民間散布謠言給太子明裏暗裏的使絆子。
前有老皇帝命不久矣,後有倆皇子明爭暗鬥殊死角逐,大元如秋日裏樹梢的枯葉在寒風中搖搖欲墜。
這國家從上到下已爛到了骨子裏,南邊一些地方官員見勢不好變本加厲的搜刮百姓,百姓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走投無路之下一些百姓扯起大旗開始自立山頭。
有的成了土匪四處搶劫流民,有的則組成了“起義軍”專門對抗朝廷…天下已然大亂。
“你是南珠妹妹?”
沈南珠心情低落三人默不作聲的往驛站走著,忽然一個少年的聲音叫住了她,聽聲音有些耳熟,她不由轉身回頭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