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蘭聞言想起自己剛嫁到沈家的時候,忍不住捂嘴輕笑出聲,似是想起了什麼好笑的事兒。
“珠兒說的是這個理兒,就像我剛嫁到沈家的時候,也是這個感覺,生怕自己哪裏做的不好惹了婆家人不喜,好久才轉過彎兒來…”
“哈哈對對我也記得,尤其是第二天玉蘭敬茶那天,她走進堂屋的時候都順拐了哈哈…一緊張還把我叫成了弟媳。
老三也憨在旁邊憋的臉都紅了,他提醒你說…二嫂…哈哈哈哈…然後…然後你又說了一遍…說…二嫂…哈哈哈給弟媳敬茶哈哈哈…”
張婉婉一邊斷斷續續的說著笑的眼淚都出來了,眾人也都一個個笑的前仰後合,蘇玉蘭也笑得不能自己仿佛她們說的不是她一樣。
沈南珠幾個姐妹也都笑成了一團。
“這是說了什麼笑話一個個都笑成這樣了,老遠就聽到了。”
白日裏院子大門開著,眾人正笑著新搬來的劉家母親鍾瑤帶著劉饃饃敲了兩下木門進來了。
鍾瑤氣色不錯笑臉盈盈之前的愁苦之色已然沒有了,她手裏拿著幾方帕子幾個荷包,嬤嬤手上提了個食盒。
幾個丫頭見來人了忙起身紛紛打了招呼。
“誒瑤妹子來啦,快進來做,怎麼樣家裏收拾的如何了。”
沈老太太見來人了連忙把活兒交給胡玉香自己迎了出來。
“已經收拾得了,這村子不錯安靜舒適,昨天晚上我差不多頭才挨著枕頭就睡著了,也是許多年沒睡過這麼安逸的覺了。
多虧了你家大哥和這丫頭幫忙,我們如今才能安穩好眠。
這不喬遷新居麼早上起來我就和嬤嬤做了一些福糕,甜糕,送些過來給你們甜甜嘴兒。
禮輕備的匆忙,老姐姐不要見怪,這裏還有一些我沒事兒打發時間繡的帕子荷包,就給家裏丫頭小子們拿著玩兒吧。”
說著倆人把帶來的點心和荷包帕子拿了出來。
“你這身體不好又一通折騰怎麼不好好休息兩天,以後都是一個村子住著的了不用那麼客氣,鄰裏鄰居互相幫襯都是應該的。
你們家人少有啥需要的幫忙的村裏隨便喊一嗓子,都能幫忙,且放心住下吧,咱們慢慢處著,以後日子長著呢,快先坐下說話。”
沈老太太客氣說完低頭一看那帕子和荷包就是眼前一亮。
“喲這帕子荷包都是你繡的?這可了不得,這是雙麵繡吧,瞧這花樣活靈活現的手可真巧。”
“老姐姐見笑了,我未出嫁前家裏以前就是繡坊,從小我娘和婆婆就教我秀紅,就是做的多了熟能生巧罷了。”
見老太太誇獎鍾瑤還有些不好意思。
“瑤妹子不用謙虛,你這水平就是拿到京都繡坊也是數一數二的。
可惜你這身體不好,不然老姐姐定然厚著臉皮找你帶帶我家這幾個丫頭。
尤其是這個臭丫頭,腦袋倒是個靈的,偏偏秀紅這方便是一竅不通喲…”
老太太說著手指點了點旁邊正在拿著一塊兒繡著金魚的帕子反複觀看的沈南珠。
這方金魚帕子繡的是惟妙惟肖,那魚尾線細如煙絲,翻轉間那魚尾還泛著些許粼粼的絲光。
眼看著那魚兒靈動的似乎要從帕子裏遊出來一樣,讓人一看就心生歡喜。
被老太太點了下頭,她這才回過神來憨憨的傻笑了一下,三個老太太見狀不由噗呲笑出聲。
“丫頭好眼力,這幾方帕子裏頂數這個遊魚的難度最大,
這魚尾部分采用的是劈絲繡法,一條絲線需得劈成一百二十八份來繡,繡這部分的時候可是十分耗費精力的。
通常繡到這裏繡工都得戴一紗塊布遮住口鼻,連大氣都不能喘一下不然絲線飛了或是斷了就前功盡棄了。”
見她看的認真仔細,鍾瑤便主動解釋道,說著又對老太太笑道:
“老姐姐家中孩子若是想學沒事兒可以來我家跟我這嬤嬤學,我的技藝大多也都是嬤嬤教的。
以後這邊安穩了左右無事都是做些繡活兒打發時間,直接叫她們過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