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珠空間裏的綠葉蔬菜多到不計其數,因此除了白菜,蘿卜,茄子,豆角,韭菜,沈家沒種太多的綠葉菜隻象征性的種了一些。
連太奶那些種子她倒是每樣都種了,什麼西紅柿,尖椒,辣椒,太空椒,豇豆,豌豆,荷蘭豆,芹菜,包菜,紫甘藍,圓蔥,西蘭花,菜花,一想到秋天就能吃到各種各樣的蔬菜了,沈南珠心裏就美滋滋。
這邊一切都在欣欣向榮有序的進行著,而在往南的大元情況卻不容樂觀。
南疆一帶說是餓殍遍地,屍骸遍地也不為過。
戰亂不斷,城池連連失守,大元的將士們已經被打怕了,許多時候還沒等開戰一些城池的守將就已經落荒而逃了。
上麵遲遲不派兵增援,也沒有糧餉,各城將士每天都是怨聲載道,這種情況下各地逃兵更是多的數不勝數。
不逃命難道餓著肚子去拚命麼?
當兵的尚且如此百姓的生活就更可想而知的艱難了。
去年大部分地區幹旱糧食顆粒無收,大批的流民往北逃竄,往北興安幫的勢力日益壯大已經擴大到了幾個府城,貧苦百姓隻能在夾縫中生存,要麼加入興安幫要麼繼續往北逃。
遠在京都的新帝更是焦頭爛額,城池連連失守,不知不覺大元國土已經失了三分有一,百姓流離失所,又有興安幫作亂,京都流言四起,大元動蕩不安。
新帝在朝堂上除了摔摔奏章發發脾氣什麼也做不了。
而在臨安府以南,世人眼中,曾經的三皇子成昱已經儼然是救世主般的存在了。
就在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成昱主動集結了義軍,帶著義軍四處收服流民。
流民中也有很多老弱婦孺和無心爭鬥的普通百姓,他們生活無著,食不果腹,陷入了絕境卻又逃不出去隻能被迫加入興安幫。
麵對這樣的流民成昱並沒有采取激烈的手段而是決定優先保護他們,給予他們溫暖和幫助,用心傾聽他們的苦難。
他在各地設立了流民倉,提供食物、庇護和醫療救助,大大緩解了流民的痛苦,也因此贏得了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越來越多的流民都被他收服了,身強力壯的流民自發的加入了三皇子的義軍之中,更多的有識之士投奔他,他的隊伍日漸壯大,成昱美名遠揚,擁護他的聲音漸漸大過了新帝。
常將軍不忍見百姓受苦,想要快些結束這亂世,也加入了三皇子的義軍,三皇子一時風光無兩。
有了常將軍的加入,義軍變得威猛無比,硬是從敵軍手裏搶回了三座城池!
義軍勢頭正盛,天齊軍深入大元漸漸力有不逮,節節敗退。
三皇子這邊收複興安幫進行的也十分順利,對於歸順的興安幫流民三皇子也不過多苛責,隻象征性的處理了一些小頭目,因此更受百姓愛戴了,甚至還有親信勸說三皇子自為王的。
隻是這些消息自然傳不到崇州府來。
大林多眾人還不知外麵的情況如何,此刻地裏的莊稼都出苗了,沈南珠挨個地裏檢查出苗情況。
看得出眾人幹活都十分仔細,出苗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