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北上買糧,三皇子為百姓一共籌集了二十一萬多斤的糧食。

土豆地瓜也被三皇子找人育苗種植了起來,這兩樣都是耐旱的糧食,糧食危機暫時解除了。

消息在民間傳開,三皇子一心為國為民的名聲舉國皆知。

擁護三皇子的人越來越多,成煜趁機一鼓作氣從天齊國手裏搶回十座城池。

而京都那位卻毫無作為不理朝政整日沉溺女色,性格愈發殘暴,一言不合便斬殺官員,朝廷已再無敢勸諫之人,京都街上也再無敢議論時事和皇帝的人。

因為那些說過那些話的人都被成耀殺光了。

整個京都人心惶惶,越來越多的人偷偷的離開了京都,有人一路向北,有人投奔三皇子。京都已然廢了。

冬去春來,七月,三皇子幾番談判之後終於收複了興安幫,隻剩下一些小嘍囉還在清剿。

這是大元大旱的第三年,不過今年旱情對比前兩年已經好了許多,在三皇子收複的幾個州府百姓已經可以安居樂業了,如今百姓已然把三皇子當成了統治者,當成了大元的皇帝。

(各位看官,讓他暫時再蹦躂一會兒,會結束的,不要著急。)

這一年崇州府又多了一個化妝品作坊和釀酒作坊,第一批來的流民表現突出的已經提前獲得了身份戶籍。

這一年沈青雲和李淺淺也已經成婚還有了寶寶。

時光荏苒轉眼又快到了一年的秋收季,今年崇州府的收成更勝以往,各種糧食蔬菜瓜果在崇州府普及成功,崇州府商業農業齊齊發展,還有了一支六千人的守城軍。

有了沈南珠給的現代化軍事訓練方法還有武器裝備的改良,這六千人作戰能力驚人。

天齊國久戰遠征也傷了元氣,大元天齊心照不宣的選擇了休戰,百姓和那些征戰的軍士終於有了短暫的喘息時間。

新帝派來征戰的軍士現在也都歸順了三皇子。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整個大元除了京似乎都很平靜,隻是眾人不知更大的災難已然在悄悄靠近了。

“百姓呼聲越來越高,三皇子成煜隻怕已經在準備登位了!師父,咱們就任由三皇子如此以天下為棋,如此欺瞞百姓麼,這樣的人怎麼配當皇帝?”

何況三皇子一直視她為眼中釘,沈南珠可以想到,如果成煜真當了皇帝那她的好日子估計也就到頭了。

她可不想過整天提心吊膽的日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為強趁他還沒有登上高位,斷了他的後路。

隻是憑她想要以一己之力對抗三皇子太難了,她想了想還是來求助師傅青玄道長了。

“珠丫頭,不用急時機很快就會到來,那成煜折騰不了多久了,不過…”

老道聲音逐漸變小沈南珠附耳過去,聽著眼睛越睜越大連連點頭。

八月末江寧府地龍翻身數萬百姓殞命其中,一處巨大的裂開地縫裏憑空出現了一塊兒巨石,巨石上鮮紅的字寫著:“禍出者禍反,惡人者人亦惡之。”

很多人都看見了,消息很快如飛了翅膀一樣在民間傳開了,百姓議論紛紛。

這句話的意思是,製造禍端的人,也會被禍害了。總是作惡的人,也會遭到別人的惡報。

歸根結底也就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意思。

百姓紛紛都說這是老天在示警,不過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以為這個禍亂者必然是當今聖上無疑。

畢竟成耀現在可是名副其實的昏君。

一時間擁護三皇子自立為王,支持他取代成耀的呼聲此起彼伏。

九月秋收在即,兩個州府忽然就鬧起了蝗災,遮天蓋日的蝗蟲路過之後原本不豐的徒弟粒米不剩損失慘重。

百姓還不及反應鬧災的地方忽然有無數紙條從天而降。

每個紙條上麵無一例外都是鮮紅的字樣:天怒人怨!大災將至!

觸目驚心。

古人都十分信奉鬼神,這一次如此匪夷所思的事件過後,消息再次快速傳播了出去,很快舉國皆知,百姓議論不止惶惶不安。

“大災將至!老天這是不給百姓活路了啊…”

“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又要有什麼災禍,這可如何是好…”

“這是新帝昏庸,老天都看不過眼了…”

“耀帝昏庸,老天罰就罰了為什麼還要禍及百姓!老天不公啊…”

“三皇子才是這救世之人…”

“三皇子萬歲!”

經此之後三皇子聲望再次倍增。

正是此時天齊國派出的探子曆時大半年,終於查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秘密回國了。

“什麼!這成煜竟然都是騙我的,好啊成煜,你真是好算計,拿一個假消息讓我白白給你當槍使,你可真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