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的生活開始規律起來,秋收過後沈南珠還帶著大家修建了一個大型糧倉,各家也修了地窖儲存糧食過冬。

孩子們上學的上學,軍訓的軍訓,有沈南珠一家的帶頭,城中十幾歲的孩子都被家長送進了守城軍軍訓。

這個件不起眼的小事,後來也逐漸演變成了新城所有少年的一個必備的成長經曆。

新城所有少年年滿十六歲以後都會被送進守城軍參加軍訓,為期三個月到半年不等,有些少年還因此喜歡上了軍隊熱血的生活因此加入了守城軍,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不提。

沈南珠第二次帶著貨物去梅河鎮的時候,鎮上已經出了上次和他們賣到差不多款式的棉衣棉褲帽子圍脖手套和羽絨服,價格比她們賣的卻要低的多。

隻不過對此沈南珠早有預料,這次她帶去的款式早已不是之前的那些樣式,而是多了許多新款式。

長中短三種棉衣,更多尺寸,更多顏色,滿足更多人的多種需求,甚至還多了背帶棉褲,棉馬甲,護膝,鞋墊,鞋子的款式也是各不相同。

因此他們的貨物一擺出來就立馬吸引了街上行人的注意力。

貨物很快就供不應求,許多大戶人家更是爭相購買。

原來那些仿造棉衣或者羽絨服的店鋪,他們的麵料並沒有經過處理,太過單薄不耐磨也不防水。

對比之下高下立見。

地瓜玉米土豆在新城的受歡迎程度也是火爆異常。

自這以後新城每月都會送一次貨到梅河鎮。

轉眼已經十一月中旬,北地已經下了兩場雪,這天新城又來人了。

常老將軍帶著家眷和一眾親信過來了,崔明月回去,常綰予聽說沈南珠他們來了北地就跟過來了。

“沒想到北地竟然如此模樣,爺爺我們也在此定居吧!”

常綰予從進入到北地新城以後,就被這裏獨特的景觀吸引了。

住了一夜,見識過暖呼呼的熱炕上,她就已經難以自拔了,第二天她便向爺爺提議要留下來定居了。

常老將軍聽見她的提議幾乎沒做猶豫便果斷決定留了下來。

吸引他的不單是這裏悠哉自由的生活,而是新城的守城軍和軍工廠。作為打了一輩子仗的軍人,見到如此整齊劃一紀律嚴明的軍隊更何況這裏還有各種先進於大元的裝備,怎能不熱血沸騰。

毫無意外的常老將軍也帶著兒子和手下加入了守城軍。

北地的冬天確實很冷,但住在北地的人們卻生活自如。

沈蔓兒安分守己幾個月終於可以自由出入守城軍了,見到如今的沈家人在新城儼然土皇帝一般,贏得所有人的尊敬,她心中的恨意就倒騰不止。

她刻意偽裝和善與新城百姓交好,有意無意的接近沈家人,心中卻暗自籌劃報複,隻是苦於沒有機會下手。

因為守城軍有嚴格的作息,每日酉時三刻便封閉大門,她隻能在關門之前回去,無法在外多停留偷偷的搞事情。

沈南珠觀察她幾個月見她安分守己,也慢慢的放下了些戒心。

冰雪消融,春暖花開,沈蔓兒等的機會終於來了。

春耕的季節,新地要開辟大量土地種植,全員耕種,護守城軍也毫不例外。

沈南珠的意思是大家一起開辟,能開出多少開多少,開完以後給各家劃分。

因此沈蔓兒和城軍所有守城軍的婦人就負責給全城的百姓的一日三餐。

隻是在新城沈南珠連接觸毒藥的機會都沒有,她不通醫理,不識草藥,但她以住處有老鼠為由朝看守糧庫的守兵要了老鼠藥。

幾個月來她前後要了三次,累積了三包,這天正好輪到她送飯,她自認機會來了便把其中一份飯食裏摻了老鼠藥親自送到沈家。

她甚至坐在一旁看著沈家人把下了藥的飯菜都吃進去了,她想親眼看著沈家人在她眼前死去,仿佛隻有這樣她才能覺得痛快些。

隻是她不知道沈家人都吃過晶核,體質早已不同常人,眾人吃過以後也隻是拉拉肚子,腹部不適並沒有傷及性命。

同樣的飯食,沈家人吃過卻出了問題,顯而易見是有人特意為之。

很快接觸過飯食的所有人都被關到了一處一一查問。

親眼見著沈家人吃了有毒的飯菜卻並沒有如她所願,沈蔓兒雖心有不甘卻隻能裝作若無其事,即便如此沈蔓兒和郭嘉也很快把目光鎖定了沈蔓兒。

其他人都是軍隊家眷,唯有沈蔓兒是外來的,而且,隻有她接觸過老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