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策也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鄭天壽,想看他如何回答。
麵對楊誌的詰問,鄭天壽卻是不慌不忙。
“實不相瞞,小人真是過夠了山寨的日子,一心想棄暗投明,走上正途,跟隨寧公子博個出身。”
“小人已經派人前往家鄉,去接父子以及妻子兒女前來此地,當然,若是公子將小人拿下,交給官府,小人也無話可說。”
寧策聽了,暗暗點頭。
心想連家眷都帶來了,看來此人投降,十有八九為真。
不過寧策還是不能輕易相信他。
略一思忖,寧策便道:“既如此,你就在我這先住些日子,待你妻子兒女到來之後,本公子再安排你的去向,如何?”
鄭天壽聽了,當即起身,又是撲通一聲跪在寧策麵前。
“承蒙公子不棄,在下定然竭盡全力,為公子效死!”
“行了,你先退下吧。”
寧策叫來孫管事,讓他帶領幾名家丁,把鄭天壽給帶走。
名為安頓,其實是軟禁起來,等以後再說。
就在這時,史文恭也匆匆而來。
“公子,那個山賊屬下已經審問過了,他確實是燕順的親信,平時負責和李家聯絡,燕順死後,他被鄭天壽抓了,送到公子這裏。”
寧策想了想,便喊來趙寧,讓他帶人,把山賊和兩封書信,給通判曾遠送去。
把李家的鐵案,辦得更鐵一些。
“公子打算收留此人?”楊誌問道。
寧策點了點頭。
心想這個鄭天壽,能來投靠自己,又帶上家眷,也是個果決心細之人,是個可用之才。
“此人乃山賊出身,萬一他降而複叛怎麼辦?”楊誌有些擔憂地說道,“要不,公子把他也送曾大人那裏去,還能博一份功勞。”
寧策搖了搖頭。
“此人心思縝密,若本公子猜測不錯,他臨來之前,肯定把他要投靠本公子的消息,放了出去。”
“如果殺了他,或是把他送給官府,那本公子在江湖中的名聲,可就不太好了,以後再有人想投靠我,有鄭天壽的例子在前,也得顧忌三分。”
“所以呢,本公子決定,等他家眷到了,就給他個機會。”
“這人居然還有後手?”楊誌有些不相信地問道。
“嗯,過幾天你就知道了,這人心思很重,他肯定有後手。
這幾日你若有空,不妨多去茶館,酒肆,探聽那些江湖傳聞,聽聽有沒有鄭天壽投靠我寧府的消息。”
“按理說,鄭天壽抓了燕順的人,前來投我,一路上定然小心翼翼,不會被人發現,以免走漏風聲,遭到王英等人的報複。”
“如果他來投靠我的消息泄露出去,那肯定就是他自己放出去的。”
楊誌沉思著點了點頭,“公子所言有理,此人若真有這份心機,留下他也行。”
“先不說他了,”寧策有些疲倦地說道,隨即端起茶盞,將茶水一飲而盡。
茶水有點苦澀,不過濃茶才提神。
“如今李家已倒,公子今後有何打算?”楊誌又問道。
“打算很多,”寧策瞟了楊官迷一眼,“當前最主要有兩件事,一件是建設書院和寧家莊,另一件就是準備進京,向皇上進獻琉璃。”
“太好了,公子若能得到麵見皇上的機會,以公子之才,肯定會得到皇上的賞識,到時升官發財,不在話下。”楊誌聽了,非常高興。
“放心,隻要本公子當了官,肯定會先提拔你。”寧策鄭重其事地對楊誌說道。
楊誌頓時大喜,“多謝公子栽培!”
寧策又看向史文恭,“隻要用心做事,將來本公子不會虧待你們的。”
史文恭也是歡喜地謝了寧策。
“昨晚激戰一夜,大家都很疲憊,但勝利之餘,也要防止敵人反撲,楊誌,你和史文恭,還有魯大師,你們三人商量一下,輪流休息,時刻保持有一人值夜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