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書院招生是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寧策對著眾人笑了笑。
“雖然本公子從李家得了四十萬貫,但擴軍,擴建工坊,再加上書院這邊的投入,本公子算過,四十萬貫不但不夠,本公子還需要向裏麵貼錢。”
眾人頓時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
心想公子真會開玩笑。
這幾樣雖然比較費錢,但哪需要耗費這麼多。
寧策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不瞞諸位,童太尉此次肯前來助我,是因為我讓出琉璃工坊兩成幹股給他,此外,我也給了老種經略相公一成幹股。”
“從長遠來看,隨著工坊的興旺發達,護衛家丁的隊伍也會越來越大,又有童太尉,老種經略兩人照拂,將來本公子會設法為咱們這支隊伍,爭取一個朝廷官軍的名分。”
“到了那時,”寧策的目光,在楊誌,史文恭,魯智深,時遷等人的臉上一一掠過,“你們,也會成為朝廷的官員,將領。”
楊誌等人聽了,心情更是激動振奮。
同時,他們也才明白過來,為什麼堂堂太尉,涇國公童貫,會千裏迢迢,從西北趕來,為寧策撐腰。
甚至不惜和朱勔翻臉。
原來是寧策犧牲了部分利益。
古代有句話,叫做習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就是說無論是學文還是習武,最終目的都是要為朝廷效力。
所以聽了寧策的話語,哪怕是最淡泊名利的魯智深,此刻也有些心動不已。
畢竟誰不想做官呢。
“本公子會盡力把你們帶到那個方向,但是,也希望諸位能竭盡全力,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
寧策說道。
楊誌等人對視一眼,皆是站起身來,齊聲說道:“屬下定全力以赴!”
寧策看著麵前意氣風發的眾人,欣慰一笑。
片刻之後,楊誌等人離開會議室。
隻有趙寧沒有走。
眼看會議室隻剩兩人,趙寧這才起身,恭謹問道:“有關雇工,擴軍,書院的事,還請公子繼續指示。”
寧策如今總攬全局,負責整個寧府的發展方向,具體實施則交給趙寧楊誌等手下。
很多眾人覺得頭疼不已,難以解決的事情,一請示寧策,寧策很快就能用意想不到的方式,來提出解決辦法,把事做成。
時間長了,寧策在眾人心目中的威,信越來越高。
可以說,如果把寧家莊比成計算機的話,寧策就是中央處理器CPU。
所有重要重大問題,都交給他來解決。
聽了趙寧的話,寧策臉色淡然,似是早已預料到他會這麼問。
“其他你正常做就行,唯一注意的就是琉璃工坊那邊,一定要挑選心靈手巧的人才進去,工錢可以多給,事先告訴他們,進了工坊,至少十年內不能離開,本公子會在工坊內建設酒家,菜店,米店等設施,為他們服務。”
玻璃工藝並不複雜,萬一泄密,那就完了。
被人大批仿製的話,琉璃就不值錢了。
所以寧策決定把琉璃工坊建設成一個獨立的小城鎮,裏麵所有的工匠,十年內不得外出。
至於十年後,那時寧策估計自己的工業大革命,也搞得差不多了,泄不泄密,意義不大。
“至於擴軍,家丁的薪水比照官軍薪水,再增加一倍,平時夥食也一定要跟上,每天至少保證一頓肉,不要吝惜錢財,本公子需要一支精兵。”
趙寧急忙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