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今日相請兩位前來,乃是有一件生意上的事情,想和兩位商量。”寧策微笑說道,同時拿起那兩張禮單。
“這禮單,還是請你們收回去吧。”
兩人望著禮單,皆有些惶恐不安。
“嗬嗬,賢侄何必多心。”陳沛文幹笑一聲。
“陳叔,是你多心了。”寧策笑道。
“在下的琉璃工坊,想必兩位都知道了吧?”
提起琉璃工坊,無論是向秉,還是陳沛文,臉上都露出不加掩飾的羨慕之色。
因為這個琉璃,實在太賺錢了。
在古代,琉璃和玉石,瑪瑙等一樣,屬於非常珍貴的物品。
誰知道寧策就突然掌握了琉璃的製造方法,還是那種可以大規模製造的方法。
寧府工坊出品的琉璃器,製作精美,品質上乘,雖然價格不菲,但依舊是如今襄州市麵上,最搶手的商品。
大批來自外地的商賈,其中甚至還有那些夷人和西域人,紛紛雲集襄州,隻為購買寧府的琉璃器。
寧府的琉璃工坊日夜開工,高大的煙囪冒著滾滾黑煙,每天都有十幾車剛生產出來的琉璃,從工坊中推出。
然後就被那些商賈一搶而空。
銷售如此火爆,寧府自然是日進鬥金。
但向秉和陳沛文羨慕歸羨慕,卻從來沒敢動什麼歪心思。
半月之前,權傾朝野的涇國公童貫,親自趕來襄州,為寧策撐腰助陣,足以讓兩人,隱約明白了一點什麼。
琉璃很賺錢,但這裏麵水也很深,其中甚至涉及到了童貫這樣的大佬級人物。
這不是陳家和向家能摻和得起的。
此刻聽寧策突然提起琉璃工坊,向秉心中不由得一動。
當即笑道:“寧兄弟天才絕豔,琉璃工坊乃是你的得意之作,小弟如何不知?”
說罷,他還半真半假地歎了口氣,“家父經常責怪小弟,說小弟若有寧兄哪怕一成的才華,向府也不會淪落至此。”
寧策聽了,哈哈一笑,“向兄,此刻便有一個機會擺在你麵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向秉,陳沛文聽了,皆是眼前一亮。
寧策站起身來,走了兩步,神情自信,目光炯炯有神。
“琉璃工坊純粹生產,不管銷售。
如今各地商人紛紛來此,收購琉璃,運往外地販賣,在下以為,這銷售琉璃的錢,完全可以咱們自己賺。”
陳沛文聞言,當即精神一振,急忙也站起身來,“賢侄請講,老夫洗耳恭聽。”
寧策微微一笑。
“在下打算設立一家商行,專門販賣包括琉璃在內的各種商品,將來,這家商行還會開設到外地去,例如杭州,汴梁等等;
而寧府工坊將來出產的各種商品,也會優先通過這家商行,來對外銷售。”
“不知兩位有沒有興趣,參與其中?”
寧策話音剛落,向秉已經哈哈一笑,答應下來。
“寧兄既然開口,小弟無有不從,請寧兄盡管吩咐便是。”
陳沛文也當即出言讚同。
於是此事就這麼定了。
在寧策的規劃中,工坊就是工廠,負責生產產品,而籌備中的商行,則相當於後世的商場,專門負責具體銷售。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向府和陳府作為襄州豪族,底蘊深厚,在他們的支持下,短期可以獲得大量資金,他們的人脈,也有助於商行初期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