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在這邊暗自後悔,另一邊的扈成,則是強自鎮定。
突然遭到李逵的無差別襲擊,扈成心中怒火萬丈,頭腦一熱,便帶著家丁跟著寧策殺了出來。
然而被冰涼的山風一吹,扈成很快就反應過來。
宋江有多少兵馬,扈成大概清楚,此刻看到寧策率領的陷陣營雖然裝備精良,士卒精銳,但人數實在太少。
而自己這邊帶了一千人,李應那邊人數稍多,但也不會超過兩千,這樣算下來,己方頂多也就不到三千兵馬。
但宋江可是至少有六千精兵的!
扈成很想報仇,救出妹妹扈三娘。
但他不想去送死。
想到這裏,扈成幹咳一聲,湊近寧策。
低聲詢問:
“寧大人,咱們的人數是不是少了點?”
寧策瞥了一眼扈成。
“少?不少啊,咱們今日算是以眾擊寡,稍後隻要你等聽從本官號令行事,取勝應是情理之中。”
以眾擊寡?
李應和扈成兩人聞言,頓時皆都怔住了,心想寧大人莫非是在說胡話?
寧策騎在愛馬照夜玉獅子上麵,臉色看起來有些高深莫測。
在寧策看來,取勝梁山軍,其實難度並不大,真正的難題,不在梁山,甚至不在鄆州,而是在汴京,在宮中。
在古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一言可定人生死榮辱,而恰好宋朝又是最猜忌武將的一個朝代,擔心武將造反,為了鞏固權力,曆代皇帝都把武將的地位,給壓得很低。
寧策自己,就先後被宋徽宗猜忌了好幾次,前一次他是獻上地瓜這樣的高產作物,才勉強過關。
這一次宋徽宗因私藏鐵甲的罪名,軟禁寧策,要不是田虎和宋江帶兵四處肆虐,殺官造反,朝廷正在用人之際,寧策也沒這麼快就被放出來。
痛定思痛,寧策決定要開始保護自己,最起碼自己不能像以往那樣,讓成績太過耀眼,自己太出風頭。
把部分功勞推給高廉隻是第一步,在今日的戰鬥中,寧策打算繼續低調,像以往那種八百兵破一萬西夏兵,兩千兵破一萬梁山軍的戰例,寧策不打算讓其重演。
至少在他羽翼豐滿之前,寧策都打算韜光養晦,低調行事。
所以,今日之戰,在對外宣傳上,絕對不能是以寡擊眾,以少勝多,最好便是以眾擊寡,持強淩弱。
寧策微微側頭,望向一臉迷惑的扈成。
“扈成,你們扈家莊,有多少可戰之兵?”
扈成急忙答道:“兩千人總是有的。”
寧策扭頭望向李應,李應會意,急忙答道:“鄙莊兵馬約三千之眾,不過前幾日與祝彪交鋒,傷了不少……”
“這不就對了?”寧策冷哼一聲,“你兩千,他三千,加起來一共五千,再加上本官手下兩千精兵,共七千人,打六千人的宋江,豈不是富富有餘?”
兩人聞言,頓時便是一怔。
寧策繼續說道:“宋江剛打下祝家莊,正在高興之時,士卒們皆忙於搶奪財物,無心作戰,此乃我軍的天時。
獨龍崗乃是兩位的主場,兩位對此地極為熟悉,此乃我軍地利。
梁山軍為搶奪糧草財物而來,攻破祝家莊,更是用了極其卑劣的手段,他們是賊寇,我們是義軍,此乃人和。”
“本官手下陷陣營,皆是以一當十的精銳,雖然隻有二百人,戰力卻相當於兩千人!”
“我軍不但人數多於對方,還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取勝豈不是順理成章之事?”
扈成頓時便被寧策給繞迷糊了。
心想聽寧大人這麼一算。
好像。
好像己方的優勢還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