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策帶著淡淡的笑容,用憐憫的目光,望著高廉,說道:“調青州兵不可取,一來不知根知底,二來時間上也太緊了點。”
高廉隻得拱手說道:“還請寧賢弟幫愚兄這麼一回,愚兄定有厚報。”
寧策微微頷首,心想此人果然上道,於是便說:“你我兄弟一場,幫你就是幫我,這個高兄可以放心。
不過小弟恰好也有事情相求……”
高廉一咬牙,心想比試若是失敗,後果極其嚴重,弄不好甚至會影響結盟,隻要寧策的請求不過分,自己就必須要答應他。
“賢弟請講,但凡愚兄能做到,一定答應你。”
寧策便說:“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第一個呢,就是在下打算修一條從青州府樂安港,到東平府的長途公路,還望高兄給予支持。”
修路是好事,將來也可以作為當地主官的政績,所以高廉很幹脆就答應了下來。
“還有一件事,在下打算把錢莊開到青州府去,到時還希望高兄鼎力相助,把青州府所有官員每月的俸祿,都存進錢莊,到了開支的日子,官員可以去錢莊領取薪水。”
高廉一咬牙,也答應下來。
“此外,青州府的財政資金,也要存進錢莊,作為回報,在下會給高兄一些股份,以作報答,並且錢存在錢莊,還可以得到利息。”寧策繼續說道。
這事就有點大,當初梁中書都沒敢答應,利息固然誘人,但風險比較高,若是錢莊倒閉,整個青州府的資金,就全完了。
高廉猶豫了半晌,這財政資金存進去,若是出了事,錢拿不回來,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官家震怒之下,自己這個知府也就當到頭了。
但若是不答應寧策,十幾日之後,比試中慘敗給金兵,那自己這個知府,馬上就當到頭。
高廉衡量了一下,終於判斷出當前形勢,自己不答應寧策,是速死,答應的話,則可能不會死,還有錢拿。
於是高廉便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條件談妥,寧策就開始幫高廉出主意。
“為今之計,最快的辦法,是在京師募兵,這樣既可以挑選到稱心如意的士卒,也能用最短時間形成戰鬥力,馬上就可以展開訓練。”
募兵?
高廉有些疑惑,問道:“本官雖然是青州知府,但按理來講,並不直接掌管青州兵事,募兵,調兵應該是太尉府和兵部那邊的事。”
寧策說:“高兄雖然沒有這權利,但在下有啊,遵照官家旨意,在下正在青州府募集水師,此次在京師,可以用同樣的名義,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並且相比不知根底的青州兵,自己募的兵,既了解情況,用起來也比較順手,唯一缺點就是成軍時間太短,新兵缺乏訓練,不過這個問題,在下有辦法解決。”
高廉這時也沒什麼主意,一切唯寧策馬首是瞻,寧策說啥就是啥,於是就同意了,然後兩人商定細節。
吸取了梁中書賴賬的教訓,寧策讓高廉現在就派人處理錢莊和修路之事,寧策自己則也趕緊準備在京師募兵,以求盡快形成戰鬥力,與金兵一戰。
汴京足足有百萬人之多,是這個時代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在這裏募集五百人,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寧策匆匆趕回府邸,跟手下眾將商議此事。
楊誌皺眉說道:“大人此舉有些莽撞了,短短十幾日,如何能成軍?若是敗給金兵,豈不有損大人威名?”
寧策含笑搖頭,“也不能這麼說,本官恰好知道,有一種短期速成的練兵之法,問題應該不大。
還有,馬上命人前去祝家莊,調遣李應前來,就說本官有要事找他。”
寧策打算舉薦李應,讓李應來負責開封府的治安。
此人文武雙全,作為獨龍崗三強之一的李家莊莊主,管理能力肯定有,李家莊跟官府關係不錯,說明李應的迎來送往,接人待物也沒問題。
再說這人也是個梟雄類的人物,殺伐果斷,心狠手辣,用來對付那些地痞流氓,肯定遊刃有餘。
吩咐完李應的事後,寧策又問:“你等可知道,汴京附近可有大片竹林?竹子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