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論功行賞(1 / 2)

高台上的眾人,一個個大張著嘴,嘴裏足足能塞進好幾個鴨蛋,睜大眼睛,望著下麵的戰場,人人都是麵露不可思議之色。

隻有寧策依舊雲淡風輕,既懶得看下麵的戰況,也懶得去欣賞眾人如同王姥姥進大觀園那樣的驚奇神態,隻是自顧自地喝酒,吃菜,吃相文雅安閑。

這就是穿越者的威力,以數百年後的見識,碾壓古代人!

寧策鼓搗出來的,乃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發明創造出的鴛鴦陣!

戚繼光曾以此陣,縱橫天下,從無敵手,若不是他死得太早,滿清努爾哈赤皇太極能否入關,還是兩可之說。

戚繼光經常以鴛鴦陣,大破倭寇,倭寇遇上此陣,往往無計可施,隻能抱頭鼠竄,逃之夭夭。

鴛鴦陣不但戰陣上厲害,更有兩件好處,其一就是對士卒的要求不高。

不要求你有多厲害的武藝,隻要身強力壯,反應敏捷,知道配合同伴,就可以勝任。

盾牌手隻需為隊友遮擋弓箭,狼筅手隻需要有力氣,能舞得動沉重的狼筅就可以,長槍手跟在後麵偷襲戳人,鏜耙手負責掩護和策應,短刀手時不時跳出來,近身刺殺那些長兵器被架住的敵兵。

對士卒武藝有要求麼?完全沒有。

但陣法厲害麼?非常厲害。

鴛鴦陣的第二件好處,就是武器就地取材,成本低廉,狼筅就是毛竹做的,不用花錢,直接到城外挑選毛竹,削成想要的形狀就可以。

藤盾既輕便,又結實,成本也不高。

鏜耙製作簡單,隻要是會打農具的鐵匠,就能打造出來。

其餘長槍,短刀也是常見的兵器。

這樣一種威力驚人,對使用者要求不高,成本低廉的陣法,讓人如何不愛?

所以寧策為何如此篤定,為何敢用訓練十幾天的士卒,就敢硬抗金兵精銳,這都是有原因的。

在寧策看來,在這個時期的古代,其實很多後世成熟的戰法,陣法都沒有被開發出來。

金兵之所以如此厲害,主要靠的還是女真士卒的個人勇武,但曆史已經證明,戰場之上,訓練有素的軍陣,遠比個人勇武要有用的多。

金兵初次遇上這種怪陣,倉促間難以找到破陣之法。

而鴛鴦陣是後世經過戰場實踐的,可靠的強大軍陣,威力驚人。

宋軍士卒雖然是新募,但寧策這些日子以來,始終與士卒一同訓練,吃一樣的飯菜,再加上高額薪水按時發放,所以得到了士卒們的擁戴,上下齊心。

由於比試帶有友誼色彩,不使用攻擊性的武器,改以木刀木槍代替,也也減輕了這些初上戰場的新兵們的畏懼和不安。

疊加以上重重因素,寧策感覺,如果這樣還不能取勝,那自己幹脆找塊豆腐,一頭撞死得了。

很快,場下局勢便分明了起來。

身上沾著白灰印子,心不甘情不願地倒下的金兵,越來越多,宋兵則是越戰越勇,配合也越來越默契,到最後,金兵的潰敗之勢已難以遏製,為避免出更大的醜,臉色發白的大金丞相完顏希尹急忙站起身來,對著宋徽宗拱手施禮。

臉上首次露出了,敬畏之色。

“官家,貴國士卒果然厲害,在下認輸了。”

宋徽宗摸著胡子,禁不住哈哈大笑,笑聲中夾雜著陣陣咳嗽省,他的笑聲是如此的歡暢,像是要把被遼人壓在心頭多年的陰影,統統用這場大笑,給釋放出來一般。

聽著宋朝皇帝的笑聲,完顏希尹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的,他站在那裏,動也不敢動,之前的沉穩氣度,此刻已是全部消失!

無論大遼,大金,都是最尊重強者的,以強者為尊,完顏希尹原以為大宋是一頭膘肥體壯的肥豬,今日一戰,驚慌失措之下,他才發現,對方居然是一頭體型巨大的斑斕猛虎!

區區五百農夫,稍作訓練,居然就能擊敗大金國最精銳的士卒!

哪怕同一批金兵,曾在遼國上京,打的遼兵生不如死,開城投降!

完顏希尹心中震撼,實在難以為外人道。

宋徽宗到底是文藝青年,修養好,也注重禮節,笑了一會後,他方才緩緩點頭,語氣溫和地說道:“不過是一場助興的比試而已,輸了贏了又能如何?無論輸贏,宋金永為友好鄰邦,絕不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