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兵臨雄州(1 / 2)

聽聞寧策之名,劉延慶等人的臉色,都有些難看。

郭藥師是個伶俐的人,怔了一怔後,頓時回過味來,急忙嗬斥甄五臣,“老五,你胡說八道什麼?現在咱們都是大宋的臣子!

什麼叫貴國東平侯?應該是我朝東平侯!”

甄五臣摸了摸腦袋,對劉延慶憨笑道:“怪俺,怪俺,俺是個粗人,經略使莫怪。”

劉延慶的臉色,更難看了。

郭藥師終於感覺不對,便試探性地問道:“怎麼?莫非東平侯另有差遣,不便前來?”

劉延慶歎了口氣,說道:“這裏都是自家兄弟,老夫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實話告訴你們。

咱們童殿帥,跟這位東平侯不對付!

郭兄弟,你就別指望寧策了,對付蕭幹,還是得靠咱們自己!”

郭藥師等人聽了,恍然大悟。

於是齊刷刷地鎖緊了眉頭。

開始發現麵前的局勢,過於棘手。

郭藥師當初被寧策嚇得肝膽俱裂,他之所以這麼快就投降宋朝,也跟寧策有些關係。

作為牆頭草,郭藥師準備抱大腿。

隻是臨戰之時,他方才發現。

自己寄予厚望的金大腿寧策。

居然來不了。

沉吟片刻,郭藥師說道:“遼國敗亡不可避免,國內人心惶惶,長遠來看,主動權在我大宋這一方。

現在是蕭幹急著取勝,好回去安穩人心,而我軍恰好擅守,所以隻要兩軍在這裏長久對峙下去,遼國那邊,肯定會出亂子。”

眾人聽了,皆是深以為然。

郭藥師這話,說的沒毛病。

遼國現在確實很慘,丞相成了叛賊,得力大將郭藥師叛逃,蕭皇後不得不同時向大宋和金國俯首稱臣,老大帝國,岌岌可危。

很多人都在忙著給自己找退路。

這種情況下,宋軍和遼軍在這裏僵持,沒了蕭幹在燕京坐鎮,時間一長,遼國那邊肯定會內亂,到時宋軍就可不戰而勝。

劉延慶撫須微笑。

他原本畏懼遼兵,不敢出戰。

沒想到被郭藥師誤會成高明戰略。

可謂歪打正著。

然而事實證明,他笑得有點太早了。

白梃兵副將高世宣冷冷地提醒道:“如今已是十月,氣候轉寒,我軍最多還有一個月時間來打敗遼兵。”

劉延慶吃驚之下,手一抖,差點沒薅下幾根胡子來。

心想自己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從地裏位置來講,大宋在南方,遼國在北方,宋兵在遼國的主場作戰,顯然是契丹人更加適應冰天雪地這種場景。

再一個契丹人都有禦寒的冬衣,棉衣,冬天來了把舊衣服找出來就能穿,但大宋不一樣,汴京這邊沒有北方那麼冷,所以大宋這邊的棉衣比較薄,在宋境能抗住寒冷,但是到了燕京,薄棉衣可就扛不住了。

由於出兵整整晚了三個月,倉促之下,宋兵也沒有準備棉衣,或者說,也沒有人想著去準備棉衣。

宋朝的官吏那麼腐,敗,整天想的都是撈錢,克扣兵餉,誰會關心士卒穿的暖和不暖和?

最後一個,古代很少在冬天打仗,因為冬天天寒地凍,古代又缺乏物資,所以很容易非戰鬥減員,一場仗下來,可能凍死的人數比被打死的都多。

於是大帳裏陷入一片愁雲慘霧

郭藥師咬了咬牙,再度進諫。

“經略使,遼軍如今傾巢而出,後防定然空虛,我軍可派遣一路奇兵,繞過敵軍,偷襲燕京!

若燕京城失陷,遼兵必亂,我軍可不戰而勝!”

劉延慶聽了,便有些動心,他想了想,便問郭藥師,“寧策上次偷襲燕京成功,這次遼兵隻怕會有所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