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戰受挫,蕭幹的臉色有些凝重。
石抹裏刺挨了楊再興重重一槍杆,雖然當場吐血,但他有鎧甲保護,運氣不錯,事後檢查發現隻是輕傷。
遼軍士卒損失較多,死傷了八百多人。
石抹裏刺與眾人簡單分說了下戰況,當聽聞宋軍士卒人人身披鐵甲時,遼軍眾將,紛紛變了臉色。
蕭仁先說道:“士卒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難怪此人如此厲害。”
胡都古讚同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羨慕之色。
在古代,鐵甲可是好東西,由於生產力的限製,鋼鐵數量有限,價格也很高,像黑虎軍這樣,六千套鎧甲,算下來就是非常大的一筆錢,就是遼國和金國,這樣的一支鐵甲兵,也不多見。
移刺桀說道:“諸位勿憂,勝敗乃兵家常事,寧策便是再厲害,看到王爺的大軍,不也是匆匆而退,不敢跟我軍交手麼?”
蕭幹點了點頭,“本王統率三萬大軍而來,兵力五倍於敵方,豈有不勝之理?
更何況,敵軍中,騎兵隻有區區兩千,餘下四千全是步兵,不足為慮。”
眾將深以為然。
一直以來,遼軍打宋軍,非常有的心理優勢。
宋兵對遼兵,就跟後世天,朝國豬隊碰上南棒足球隊一樣,都有‘恐韓症’,幾乎每戰必敗,有時運氣好,能僥幸打平。
原因就在於遼軍全是騎兵,而宋軍則以步兵為主。
遼兵就是敗了,隨時可以騎馬逃跑,宋兵追趕不上,所以遼兵即使失敗,也是小挫,不傷筋骨。
但宋兵若是敗了,就要被遼兵一陣追殺,人哪能跑得過戰馬呢?
宋軍士卒們誰也逃不了,動輒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所以這些遼將,隻是對宋軍的兩千鐵甲騎兵,很是在意,但對其餘的四千重步兵,卻頗是不以為然。
對於如何用騎兵打敗步兵,這些契丹將領們,可謂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深有心得,蕭幹更是如此。
於是蕭幹說道:“宋軍以步兵為主,以步破騎,無非靠的就是陣型,隻要打亂步兵的軍陣,我軍就可輕易獲勝。
隻是範村此地,麵積不大,不太利於我軍騎兵側翼包抄,掩殺,摧破敵陣。
是以本王打算派遣一支偏師,連夜繞到宋軍後身,待到明日,我軍便可前後夾擊,隻要攻破宋軍陣型,寧策就是死路一條。”
蕭道隱點了點頭,“王爺此計甚妙,我軍前後夾擊,宋兵定然大亂,我軍可輕易取勝。”
其餘移刺桀,石抹裏刺等將也紛紛表示讚同。
蕭幹便問:“哪位將軍,願擔當此任?”
蕭仁先看了胡都古一眼,想了想,當即起身,“末將願與胡將軍一道,率本部五千精兵前去,抄宋兵後路。”
蕭幹當即大喜,說道:“兩位將軍勇猛,本王早有所知,明日立下大功,朝廷定有賞賜。”
又商議了一番細節後,蕭仁先,胡都古兩將便匆匆離去。
隨著兩將離去,營帳裏一時沉寂了下來。
片刻之後,石抹裏刺說道:“王爺休怪末將多嘴,隻是普速完現在跟了寧策,蕭仁先兩將又是大石林牙的心腹,末將擔心……”
蕭幹擺了擺手,“大石林牙對朝廷的忠誠,毋庸置疑,這一點你們不用擔心,並且本王以後也不想再聽到,任何對大石林牙的質疑之聲!”
石抹裏刺顯得有些訕訕,強笑道:“可是蕭仁先這次這麼積極,末將總感覺他是懷有私心。”
蕭幹瞥了石抹裏刺一眼,臉色慢慢變冷,他從懷中掏出一把鋒利的短匕,猛地用力,頓時就把短匕深深地插進了麵前案幾!
“再有詆毀林牙者,本王絕不姑息!”
石抹裏刺嚇得趕緊住嘴。
大帳之內的氣氛,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