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策進了牢城營,先去點視廳坐了,這裏地方寬大,平時是老管營升堂辦公的地方,寧策坐在正中,楊誌,武鬆,魯智深,關勝等將分列兩旁。
寧策命人把李三提了來,詢問道:
“昨夜被管營害死的犯人,你可知他姓名?屍體在何處?”
李三急忙說道:“這些小人都知道,不但如此,小人還知道行凶者姓名,小人還有多名證人。”
寧策於是下令,“武鬆,你謹慎心細,這個案子本官就交給你,要仔細勘察,把此案辦成鐵案。”
武鬆當即應下,帶著李三便去辦案。
然後楊誌出列,稟道:“王爺,厲天閏行刺一案,刺客是如何得知王爺行蹤的,依舊真相未明,屬下請王爺徹查此事。”
寧策啊了一聲,“楊製使若是不說,本王險些忘了此事。”
這也不怪寧策,實在是這兩日事情太多,寧策也有點忙昏頭的感覺。
他想了想,便下令道:“馬上提審祖士遠,問他們是從何處得知本王行蹤的,此外,施恩父子非常可疑,立即抓捕他們的心腹之人,一一提審,或許其中有知情者。
此事就交給杜壆辦理。”
杜壆應聲而去。
然後寧策開始整治牢城營,他先是傳下命令,鼓勵犯人們舉報牢城營官員的不法事跡,然後又命人把牢城營裏麵的官員,牢子等辦事人員,悉數叫到點視廳。
站在寧策麵前,眾官員戰戰兢兢,麵如土色,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幹過一些壞事,此刻自然是心虛得很。
寧策環顧眾人,說道:“以前的事,隻要不是殺人害命,本官就不追究了,但從今以後,諸位但有貪贓枉法,收受賄賂之事,一旦被本官查出,那就兩罪並罰,嚴懲不貸!”
眾人聽聞,頓時有一大部分人,都鬆了一口氣。
寧策又說,“至於那些殺人害命的,若是情節並不是太嚴重,主動坦白的話,可以繳納一筆議罪銀,得到寬恕,不過以後就不能在這裏任職了。”
又有一部分人鬆了口氣。
寧策此舉,也是無奈。
他要是搞水至清則無魚那一套,有罪就抓,隻怕整個牢城營的官吏,都得被抓起來判刑,那到時誰來幹活,誰管理這裏?
所以他也隻能挑罪大惡極的典型殺幾個,再說收繳上來的議罪銀,也能拿來用在犯人身上,給他們改善生活。
寧策又訓斥了他們幾句,這才命眾人退下,回去各司其職,不得有誤。
忙完這一切時,不知不覺,已是黃昏時分,寧策帶人忙到現在,連飯都沒有吃。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歎了口氣。
楊誌猶豫了一下,上前稟道:“王爺,官家給您的旨意是攻打西夏,對牢城營這種小事,您不必親力親為。
此外,這些囚犯都是有罪之人,王爺卻還與他們約法三章,給他們改善夥食,改善居住環境。
屬下擔心,此舉會讓城中的良善百姓,心中不服。
待遇太好的話,甚至有人主動犯罪,以圖進牢,也未嚐可知。”
寧策笑了笑,“楊製使覺得本官在小題大做?”
楊誌急忙道:“屬下絕無此意,隻是感覺大人應該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寧策環顧眾人,“諸位也是如此想?”
關勝猶豫了一下,也大步出列,“屬下以為楊製使說的對,大人沒必要在這些囚犯身上,花費太多心思。
您身為王爺,理應統籌大事,這些小事,交給屬下就好。”
眾人紛紛點頭。
寧策見狀,便解釋道:“你等有所不知,這些犯人的事,放在別處,確是小事,但在西北,又有所不同。
西北這邊,連年征戰,西夏士卒殘暴嗜殺,取勝後動輒屠城,連我軍的青壯民夫都不放過,統統屠戮,要麼就是抓回西夏作為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