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夜色已至。
夜風微涼,微風拂過花廳。
燭火靜悄悄地燃燒著,偶爾發出劈啪的細微響聲。
屋中有陣陣酒肉香氣飄出,峨冠博帶的少年,微微笑著,望向身邊一身戎裝的將領。
美貌的侍女垂首低眉,乖巧地侍立一旁,時而小步上前,替少年將酒杯輕輕倒滿。
豪邁的笑聲,不時在場中響起。
此時此刻,賓主盡歡,笑意融融。
王稟含笑說道:“王爺有所不知,西夏人乃是全民皆兵的製度,因其馬匹眾多,機動力強,是以一方有事,八方來援,附近百姓,全部可以化為兵源。
加之西夏偵騎凶悍,能遮斷戰場,導致我方情報不暢,很難判斷他們兵力具體數目。
這倒不是劉鎮的過錯,就連尊嶽父劉法將軍,當初不也是吃了晉王察哥的虧,被西夏以重兵包圍麼?”
寧策沉思著點頭,“原來如此。”
王稟安慰寧策說道:“王爺也不必太過憂心,近年來在我軍打擊下,西夏節節敗退,國力已大為衰減,已再無多少力量,跟我朝進行大兵團決戰了。
以本將觀之,周浦(前一章有誤,敵軍主將應為周浦,而非李元謀,致歉。)此番前來,麾下兵力,應在三萬之數。”
寧策眉毛一挑,“王大人何以如此篤定?”
王稟笑笑,“定邊軍附近,皆是巍峨山嶺,行軍不便,加之其地勢狹長,並不適合大部隊作戰。
再考慮到西夏人的國力,末將以為,西夏兵馬人數應在三萬左右,少了無法包圍定邊,白豹等地,多了的話,西夏國力又支撐不起。”
劉鎮也在一旁補充道:
“西夏防守的重點是興慶府和西平府,在這兩地駐紮有重兵,其中興慶府是王都所在地,這兩地才是西夏人護衛的重點地方,守軍有八萬人之多,但從不輕出。
包圍我軍的西夏兵,多是從其他地區抽調而來,參考附近的兵力,屬下也認為,三萬兵馬的可能性比較高。”
寧策微微頷首,然後問劉鎮,“定邊軍吳玠那邊,有多少兵馬?環州這邊呢?”
劉鎮答道:“吳玠那邊共計六七千兵,環州這邊有五千兵馬拱衛,數量不多,自保有餘,但進取不足。”
寧策摸著下巴,沉吟了一會。
然後他搖了搖頭,皺眉說道:“有些不對。”
王稟饒有興趣地望著寧策,眼中不易察覺地,閃過一絲笑意。
隻見寧策說道:“西夏國力不如我大宋,是以每次入侵,都秉承賊不走空的原則,總要燒殺搶掠一番。
所以西夏每次入寇,多是選擇秋季,此時莊稼豐收,牲畜肥壯,西夏兵可劫掠大批財物而去。
但如今是春季,糧食尚未豐收,周浦過來幹什麼來了?”
劉鎮想了想,便皺眉說道:“這一點末將也很疑惑,不過西夏大將周浦,原本是擒生軍副將,擒生軍最擅抓捕我朝百姓,充作西夏人奴隸。
莫非此人前來的目的,是要劫掠我大宋百姓為奴,帶回西夏種田?”
王稟遲疑著搖了搖頭,“我看不太像,定邊軍那邊沒什麼百姓,全是堡寨,周浦又沒法繞路去我大宋腹地,劫掠百姓……”
他話音未落,卻見一直低著頭,在寧策身後侍候的美貌侍女,此刻突然抬起頭來,疑惑地柔聲問道:“為什麼西夏人沒法繞路呢?他們的戰馬不是很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