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府之中,寧策有些頭疼地看著麵前厚厚一疊拜帖,初步估計,這些拜帖至少有幾百張。
他以疑問的目光,望向楊誌,“怎麼會有這麼多人來拜訪?楊製使你是不是搞錯了?”
楊誌看上去有些哭笑不得,“屬下開始也以為是門子搞錯了,但剛才屬下一一查看了下,發現沒有錯,這些人都是實心實意想要拜訪大人。
其中不乏權貴名流,身份貴重之人,大人可以抽時間見見他們。”
殷秀秀莞爾一笑,“看來謠言的可信度很高,王爺,你看,這麼多人都認為帝姬能繼位,所以搶著來提前討好您。
要不然,咱們一起想個辦法,幫助帝姬順利登基得了。”
寧策皺眉不悅,“胡說八道!”
想起宮中那名美麗女子,他隨即歎了口氣,“帝姬恬靜如水,溫柔有禮,絕沒有半點野心,此事以後休提。”
殷秀秀隻是一笑。
寧策拿起拜帖,很認真的看了起來,片刻之後,他有些疲憊地將一堆拜帖扔到案幾上,說道:“都替本官推了吧,說本官事務繁忙,沒有時間見他們。”
就在這時,隻見門子匆匆而進,稟道:“王爺,門外有賓客求見。”
寧策斜了他一眼,“本王很忙,沒時間見客,你就說我不在府中好了。”
門子臉色有些為難,“這人自稱恰馬爾,說是朱羅國商人,他說他帶來很多奇花異木,說王爺一定會喜歡的。”
奇花異木?
這下寧策還真來了興趣。
當然,他可不是像宋徽宗那樣文青,隻是欣賞花木的奇特和美麗,為奇花異石,不惜一擲千金。
寧策比較實用,畢竟這時候,大宋之外的遼闊世界,還是有很多非常有經濟價值的動植物存在的。
比如寧策念念不忘的土豆和玉米,這兩種作物都非常高產,有了它們,大宋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而人口是一切發展的基石。
所以搜集海外的動植物,一直都是寧策關心的重點之一。
於是寧策說道:“喚他進來吧。”
話一出口,又覺不妥,他索性起身,“算了,本王親自去見他吧。”
片刻之後,王府大門口,寧策見到了朱羅國商人恰馬爾。
看到寧策親自前來,恰馬爾頓時眼前一亮,急忙上前,開口說道:“王爺,好久不見,我聽說了您在燕京的赫赫戰功,您打敗了那些野蠻契丹人十萬大軍,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寧策笑著擺了擺手,“都是將士們奮勇殺敵,對了,你說的奇花異木呢?”
寧策左顧右盼,卻見恰馬爾身後不遠處,隻有一頂轎子,哪有半點奇花異木的蹤跡?
頓時心中不悅,心想自己日理萬機,忙碌得很,這商人好生無禮,居然敢忽悠本王!
恰馬爾見狀,心中暗笑。
急忙拱手說道:“這次小人在南洋各地,足足花費了近一年時間,搜羅了大量的奇花異木,因為東西太多,無處存放。
所以小人在城外租了個院子,那些花木如今都在那裏,王爺若是感興趣,小人這就帶王爺去看。”
寧策聽了,頓時喜上眉梢,能讓恰馬爾租院子去放的花木,那肯定有很多,而東西越多,自己在其中發現寶貝的希望,也越大。
於是寧策便命恰馬爾在前領路,自己帶著楊誌,孫安兩人,以及十幾名士卒,出城而去。
小半個時辰後,眾人來到城外一處寬大的院子中,恰馬爾親自上前打開院門,寧策邁步而進,一抬頭,便看到一株向日葵,正衝著空中的太陽,開得正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