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訝然望去,卻見一名大將,手持長槍,腰間別著幾把飛刀,直奔張俊而去!
周圍有識得此人的,不由得失聲叫道:“這不是廂軍都虞候,撲天雕李應麼?”
原來李應帶著士卒在城內巡邏,突然聽到手下來報,說道有官兵包圍了寧府,頓時大怒,當即匆匆趕來,恰好聽到張俊向寧策挑釁,一怒之下,便縱馬來戰張俊。
張俊見狀,也是大怒,於是提著大刀,迎戰李應,兩人槍來刀往,一口氣戰了數個回合,卻殺了個旗鼓相當。
寧策見狀,便喊了一聲。
“李應,本王的事,不用你管,你且先退去!”
李應舞槍迎戰張俊,嘴裏卻喊道:“王爺休慌,有屬下在,定不讓此人傷到王爺一根毫毛。”
寧策隻得又喊:“本王自有主張,你先退去,莫要壞了本王的部署。”
李應聽了,隻得虛晃一槍,殺退張俊,而後指著張俊怒道:“好殺才,若敢傷到王爺半根毫毛,某家定將你碎屍萬段!”
張俊見李應武藝高強,倒也不敢戀戰,隻是嘴上怒罵不止。
李應憤恨,撥馬離去,心想朝廷如此黑暗,官家如此昏庸,連大人這樣的功臣,都被區區小卒所辱,自己這個都虞候再做下去,也沒什麼意思。
不知何時,就會被朝廷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想到這裏,李應當即撥馬出城,也不回府,竟然直奔東平府而去。
他心灰意冷,想要回自己的李家莊,做一富家翁。
卻說張俊被李應殺了個灰頭土臉,銳氣已失,再也沒了剛才的囂張之態。
寧策指著秦檜冷笑道:“區區禦史,你哪來號令本王的權力?想讓本王去大理寺,憑你秦檜,卻是分量不夠。
今日之事,就此作罷,若是爾等敢擅闖王府,休怪本王無情!”
說罷,寧策便轉身進了王府,一百鐵甲兵紛紛退回。
秦檜,張俊兩人目瞪口呆,一時間,誰也不敢上前。
秦檜眼看張俊帶著五千兵馬,卻不敢上前與寧策廝殺,不禁暗罵飯桶,他略一沉吟,便對張俊說道:“煩請張將軍守住此地,莫要走了寧策,本官去宮中,請官家旨意。”
張俊點頭答應。
秦檜又道:“張將軍功績,本官看在眼中,來日定會上奏朝廷,為將軍請功。”
張俊雖然作戰勇猛,統兵有方,卻是個利欲熏心,不擇手段之人,聽聞秦檜此言,當即大喜,拱手道:“多謝秦相公抬舉,有末將在此,定不會走了寧策。”
秦檜對張俊點了點頭,隨即匆匆離去。
眾士卒有些惴惴不安地望向張俊。
事發之前,他們誰也沒想到,自己等人此次的任務,居然是來捉拿鎮北王寧策!
且不說寧策手下士卒精銳無匹,便是他大宋戰神的名頭,讓這些士卒,起了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
沒有人願意與寧策為敵,無論從理智上,還是感情上。
眾士卒,猶豫者有之,不滿者有之,當然也有少數張俊的心腹,卻是緊握刀兵,將此次視為一次難得的升官發財良機。
張俊雖然此刻名聲不顯,隻是劉延慶麾下一名小小將軍,但他以軍功起家,不但一身好武藝,也極擅統兵。
此刻他隻是掃了一眼,便知道自己麾下這五千兵馬,如今軍心極度不穩,頓時暗自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