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胡憲的主動來投,寧策又驚又喜。
畢竟胡憲可不是一個人,他的背後,有一派人在支持他。
遊酢是當代大儒,他的親友故舊以及學生,很多都在朝中為官,便不是官員,也是一方大儒,深受尊重。
這些人肯定會為胡憲提供各種便利和幫助,是一筆寶貴的資源。
這也是胡憲年紀輕輕,就能身居高位的原因之一。
隻見胡憲拱手,很誠懇地對寧策說道:“胡憲乃是誠心誠意投靠,還請主公接納。”
寧策當即大喜,於是便拉著他,兩人重新入座。
寧策問:“在下淪落到如此地步,旁人都避之而不及,為何你會想著要投靠我?
本官聽聞,你這番差事結束後,可能會接替東平知府。
閣下以堂堂四品知府之尊,何必投靠在下?”
胡憲沉吟了一下,說道:“主公……這是在考較我麼?若屬下推測不錯,金兵早晚會大舉南下,攻擊我大宋。
以金兵之凶悍,西軍諸將如種師道,劉延慶等人,皆不是對手。
到了那時,朝廷定會重新起用主公。”
寧策歎了一口氣,神情有些黯然,“便是起用,那又如何?遲早還是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胡憲說道:“當今官家,乃昏庸之主,倒行逆施,天人公憤,如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事態之嚴重,想必大人也看得出來。”
寧策嗯了一聲。
宋徽宗是個很優秀的藝術家,但卻是個很差勁的皇帝。
“屬下以為,金兵入侵之時,局勢必然糜爛,大人可率軍而出,擊退金兵,為朝廷建立不世之功。
而後大人便以此功勳,清君側,請官家將茂德帝姬立為皇太女,帝姬沉穩果敢,心誌堅定,她若能為皇帝,實乃我大宋百姓之福也。”
寧策目瞪口呆。
心想這人不是來勸自己做皇帝的,聽他的意思,倒是想擁立茂德帝姬為帝!
不待寧策開口,胡憲繼續說道:“定王趙恒,醉心書畫,性格軟弱,全無治國理政之能,官家以其為太子,實乃大謬。”
寧策微微頷首。
心想自己還以為這個胡憲,是個叛經離道之人,沒想到也是個傳統的保皇派,隻不過他保的不是宋徽宗,而是茂德帝姬。
胡憲的這個思路聽起來,貌似可行,茂德帝姬除了是女子外,無論能力和秉性,都遠遠強於其他皇子,扶持帝姬當女皇,好像也是一條出路。
難怪之前在汴京時,茂德帝姬繼位為女皇的傳聞,能鬧得那麼大,弄不好這背後,也有胡憲這一派人的身影。
現在寧策手下算是有三派人馬,王寅是鐵了心希望寧策能奪取天下,自立為王。
楊誌等人勢力最大,他們唯寧策馬首是瞻,寧策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現在又多了胡憲,以及他身後的一派人,這夥人對倒行逆施的皇帝很不滿,感覺再這麼下去,國家就要滅亡了。
但他們又不願造反,希望皇帝能任命一個合適的繼承人出來,出現一個賢明的皇帝,讓老百姓休養生息,把目前的不利局麵,慢慢挽回來。
這些人屬於帝姬派,想要擁立皇子中能力最強,聲望也最高的茂德帝姬為女皇,重新開辟大宋的太平盛世。
而帝姬遠在宮中,很難親自出麵,扶植培養自己的黨羽,於是身為帝姬未婚夫的寧策,便進入了這些人的視線,於是也就有了胡憲今日的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