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寧策的辦法(1 / 2)

金兵肆虐之下,山河破碎,從燕京府到黃河以北,百姓攜家帶口,紛紛逃難。

在這種情況下,以寧策的威名,以及接連擊敗金兵的戰績,大批逃難百姓趕來青州府,意圖獲得庇護,此事看起來已經難以避免。

然而該如何對待這些百姓們,王寅與張憲展開激,烈爭辯,兩人各有支持者。

寧策則是饒有興趣,高坐正中,看著爭辯得麵紅耳赤的雙方,心中覺得很有意思。

張憲說道:“大人一直以來秉承的宗旨,便是拯救萬民,開創太平盛世,如今金兵入侵,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這種情況下,他們不辭千裏,趕來投靠,我軍應該收留他們,把他們保護起來。”

王寅則是針鋒相對,“王爺心懷天下,末將並不反對,但凡事總要量力而行,現在樂安港已經爆滿,再沒有接納百姓的空間。

最多也就是在青州城內,還能接納部分百姓,但僅僅完顏闍母,就帶來三萬奴隸,如何安置他們,乃是我軍目前最頭疼的問題。

而即將到來的難民潮,我軍實在沒有多餘的城池,去安置他們了。

若是任由難民聚集在城外,到時金兵殺來,這些百姓豈不是隻能任人魚肉?

到時反而是害了他們。

並且新來百姓良莠不齊,難免會有金兵奸細。

所以末將的意思是,盡量安置新近救出的三萬奴隸,至於新近前來投靠的百姓,則勸說他們,去別處逃難。”

兩人爭辯半晌,誰也說服不了誰,然後王寅又說道:“我軍資源有限,不僅僅指的是居住空間,便是糧食,牲畜也是有限。

末將以為,我軍可以挑選那些有錢人,或是權貴之人,以及有一技之長的人,優先進入城中躲避,這些人能增強我軍實力。

至於那些身體虛弱,無半點才能,又沒有錢的平民,任他們在外麵,自生自滅,也就是了。”

聽到這裏,寧策不禁眉毛一揚,暗想王寅這想法,倒是有些新穎。

他是想挑選那些優秀的人才留下,這些人能為青州府提供幫助,而拋棄大部分普通民眾,不過這想法,在現在這個時代,未免有些驚世駭俗。

果然,王寅此言一出,頓時便遭到包括楊誌等人在內的批判,眼看書房裏越來越熱鬧,寧策隻得起身,製止雙方。

“諸君的話語,本官都聽進去了,首先王寅剛才的想法肯定不行,凡是我大宋子民,一個都不能少,無論有沒有才能,都應該得到本官的庇護。

不能以錢多錢少,有無技能,來決定是否收留他們。

再其次,居住環境,以及糧食物資,本官可以想辦法去解決,本官要拯救的是所有天下萬民,而不是那些優秀的人才。

所以。

本官支持張憲。

凡是前來青州府,投靠本官之人,一律予以收留,並提供飲食!”

眼看寧策一錘定音,眾將便不再多說什麼,轉而開始思索起,該用什麼辦法,來安置即將到來的難民。

王寅稟道:“既大人決心已下,那建設開發青州城,便刻不容緩,我軍必須盡快在青州城內,修建難民宿舍,同時向青州城運送大量糧草輜重,以供難民所需。”

寧策嗯了一聲,“此事需要得到高廉的配合,本官相信,他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