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過後,眾人不禁心生佩服。
畢竟這次太原之行,張灝是為了救他父親,折可求,種師中,姚古三人,則是奉旨行事,不能不來。
唯有寧策,是主動參戰。
不是誰,都敢主動跟金兵交戰的。
不過欽佩之餘,眾人也不禁心生疑惑,暗想這位鎮北王,究竟有什麼底牌,讓他敢與金兵一戰呢?
姚古哈哈一笑,率先開口,“完顏宗翰有十萬金兵鐵騎,卻不知王爺這次帶了多少兵馬過來?
聽聞王爺當初在銀州城下,以一萬兵馬,力克晉王的十萬大軍,並斬首四萬餘人?”
寧策在銀州的戰績,早就通過流言,傳到了山西這邊,隻不過由於金兵入侵,交通隔絕,朝廷官方的邸報,已經很久沒有發出來了。
所以姚古等人對寧策的戰績,其實也帶著一點懷疑的態度,暗想這戰績,莫非是有水分不成?
畢竟前任西軍主將,太監童貫,就是出了名的造假能手,小勝能說成大勝,慘敗能說成勝利。
再加上寧策的戰績,是通過流言傳過來的,真實性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
聽聞姚古話語,眾人紛紛望向寧策,就連種師中,也不禁微微側頭,觀察對方反應。
在眾人的注視下,寧策微微一笑。
“此事確是為真,本王之前率軍北上,目的就是為了解圍太原,沒想到在銀州遭遇西夏軍,大戰一場。
所幸將士用命,本王運氣也不錯,一戰擊敗晉王,斬首四萬。”
從寧策口中證實此事,眾人頓時大喜,就連站在旁邊的普通將領們,此刻也是交頭接耳,神情興奮。
姚古哈哈大笑,“王爺果然厲害!一萬破十萬,不愧是我大宋戰神!隻是……
斬首四萬西夏兵,卻不知王爺何以取得如此之大的戰果?”
寧策皺了皺眉,語氣有些低沉,“將士們三軍用命,給敵軍以極大殺傷,此外,也有賴於本官軍中使用的火器厲害。
最後,本官麾下,還有四千騎兵,追殺了不少敵兵。”
種師道微微頷首,心想難怪如此。
騎兵追殺步兵,往往是擴大戰果最簡單快捷的辦法。
寧策在山東作戰時,就曾利用火器,大量殺傷敵軍,這一點,也得到了李綱等人的證實。
不過,想起寧策獲得的戰果,種師道還是隱約感覺,心中一沉。
晉王是百戰名將,西夏軍也不是土雞瓦狗,殺敵四萬,如此慘烈的戰役,隻怕寧策麾下將士,死傷也不會少。
這時姚古再度發問,“敢問王爺這次前來,帶了多少兵馬?”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大著膽子,繼續發問,“不知可有西遼的援軍?”
得知寧策前來的消息後,姚古也曾推演過戰局。
根據他的推測,寧策恐怕得到了西遼的援軍相助,所以才有底氣,敢來解圍太原。
而西遼帝國的君王,耶律大石,一直念念不忘複國之事,視金國為生死大敵,時刻不忘擊敗金兵,收複故土。
再加上寧策和耶律普速完的關係。
所以姚古猜測,寧策的底牌,隻怕是西遼的援軍。
結果他猜錯了。
聽聞姚古之言,寧策語氣低沉地說道:“本王起初是帶了一萬兩千人,但是在銀州城之戰中,有兩千餘人受傷,此次本官帶來近萬精兵,相助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