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張孝純之死,眾人蹉歎半晌。
隨後王稟向寧策致謝。
“王爺為太原解圍,又帶來大批糧食,本官替城中百姓,先謝過王爺了。”
寧策擺了擺手,“王總管不必客氣,隻不過城中百姓,多日來食不果腹,若是驟然暴飲暴食,容易致病甚至死亡。
這兩天,盡量以稀粥賑濟百姓,免得傷了胃腸。”
王稟含笑應下,“王爺真是心細如發,本官曉得了。”
隨即寧策皺了皺眉,好像想起了某些事情。
王稟也不作聲,其餘種師中,折可求,姚古等人,都是屏氣息聲,以尊重的目光,齊齊望向寧策,等他開口。
很快寧策便回過神來,說道:
“太原乃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京師屏障,不容有失,此次若不是王總管和張大人,臨危不亂,應對得法,隻怕此地早已落入金兵之手。”
王稟急忙謙讓,“此乃本將分內之事。”
折可求有些疑惑地望向寧策,不知寧策為何突然提起這個。
緊接著寧策繼續道:“王總管不必太謙,隻是張大人已為國捐軀,本王想來,這接替張大人的人選,我等不妨共同向朝廷推舉。”
寧策的意思,是打算聯合眾人,向朝廷推薦張孝純的接替者。
雖然朝廷官員的任命權,在吏部和皇帝手中。
但如果這麼多將領,尤其是堅守太原有功的王稟,以及擊破金兵的寧策,種師中等人。
眾多功臣同時推舉的人選,皇帝和朝廷,一般也會給個麵子,更何況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還要靠著這些將領去打金兵。
隻見寧策道:“此地靠近距張邦昌的偽楚國不遠,更是與金兵占據的雲州接壤。
是以這接替人選,不但要懂民生治政,更要熟悉兵事,非文武雙全之人,不能擔任。”
眾人聽著寧策的話語,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姚古心中突然一動,急忙開口道:“老夫以為,宗澤宗汝霖老大人,文武雙全,威望深重,可為接替張大人的最佳人選!”
折可求聽了,頓時也反應過來,急忙也表態支持。
“宗大人精通兵法,為人正直,可做太原知府。”
種師中微微頷首,“宗汝霖可當大任。”
王稟也知道宗澤為人和能力,眼看眾人都表態支持,於是也點頭同意。
寧策聽了,心中暗喜,說道:“既然諸位共同推舉,那本王也附議此事。”
眾將紛紛點頭。
寧策鬆了一口氣,心想這次太原沒白來,居然還有意外收獲,把老師給扶上去了。
張孝純的身份是河東宣撫使兼太原知府,他這個河東宣撫使的身份,可是非常重要,管轄並州,遼州,晉州,豐州,府州等共計十七州,以及威勝,寧化,平定等六軍。
屬於妥妥的封疆大吏,位高權重。
眼看此事已定,折可求和姚古,臉上露出羨慕之色。
暗想宗澤有個好徒弟啊,聽說前幾天還被皇帝給貶斥了,結果他什麼都沒做,馬上卻又要做官了,還是高升。
接下來商量的事,便是該如何向朝廷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