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這也行?(1 / 3)

李綱匆忙轉身看去,卻見寧策正背著手,定睛望向遠處,楊誌,武鬆等將領,此刻都是手持兵刃,也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北麵方向,雨幕之中,浩浩蕩蕩,如獸潮般的黑色軍隊,正向渡口這邊,疾馳而來。

此時此刻,出現在此地。

隻能是完顏宗弼和銀術可的金兵!

寧策皺了皺眉,果斷轉身,對李綱道:“老大人請上船,待本官破敵之後,再行登舟也不遲!”

李綱也知道自己留在這裏無益,隻得囑咐寧策,“渡河之事不急,金兵凶惡,王爺可暫避其鋒芒,改日老夫換個渡口等你也行。”

寧策點了點頭,匆忙縱馬上前,指揮士卒列陣。

片刻之後,驚魂未定的李綱等人,站在樓船高高的甲板上,以望遠鏡,遙望岸上戰況。

隻見遠處金兵,似是無窮無盡,鐵騎在雨幕中忽隱忽現,一時間不知有多少兵馬,雲集於此。

金兵陣前,又有兩員大將,一人手持宣化大斧,另一人則提著杆沉重的狼牙棒,正是完顏宗弼與銀術可兩人!

金兵來勢洶洶,聲勢浩大,從人數上看,比背水列陣的宋軍要多不少。

宋軍這邊,寧策騎在愛馬照夜玉獅子上,身邊有嶽飛,楊誌等大將,統率步兵為中軍,左翼是普速完,翟進兩人率五千騎兵,右翼則是楊再興統率的兩千重甲騎兵。

眼看宋軍嚴陣以待,準備迎敵,張俊不禁勃然色變。

“寧策沒有撤退,難道他要和金兵硬拚?”

李綱見狀,心中也是一沉。

而此刻,汴京城。

巍峨高聳的城樓之上,身穿道袍,飄飄然仿佛神仙一般的郭京,望向城下黑壓壓的金兵,眉宇之間,不易察覺地閃過一絲陰霾之色。

他本是想招搖撞騙些錢來花花,誰知因援軍久久不至,又被斷絕了內外聯係,宋欽宗急得猶如熱鍋螞蟻般,抓住郭京這棵救命稻草不放,反複催促郭京施法破敵。

郭京推延數次,直到今日,終於無法再拖下去,於是隻得帶著自己募集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士卒,來到宣化門,號稱要施法破敵。

兵部尚書孫傅滿懷希翼地跟在郭京身旁,心情緊張不安。

雖然有寧策之前的示警,但宋欽宗現在絕望之下,病急亂投醫,再顧不得其他。

也有其他大臣對此事強烈反對。

說從古至今,從未聽聞此事成功者,但都被宋欽宗置之腦後。

宋欽宗一邊跟反對此事的大臣戰鬥,一邊跟費盡心思想要躲避此戰的郭京鬥智鬥勇。

為了能不出戰,郭京想了許多借口。

比如‘非至危急,吾師不出’這樣的話,意思是他的六甲神兵是大殺器,不到最後關頭,不能輕易使用。

但宋欽宗現在麵臨的情況是,自從金兵圍城以來,就再也沒有接到來自外界的消息,之前下旨召集的寧策,種師中,姚古等人,也是遲遲不至。

並且不但沒等到驚喜,反而等來了驚嚇。

大名府悍將李成的頭顱,以及大批宋兵的屍體,被金兵堆積在城下,向城中守軍示威。

並且金兵還放出謠言,說道大名府,德州兩地,已被金兵攻克,完顏宗翰也已攻下太原,正星夜南下,向汴京這邊進軍。

為了封鎖消息,金兵連日來四處派遣偵騎,把汴京城外方圓百裏內的區域,給圍得水泄不通,一旦發現敵騎,馬上以大軍征討。

以避免宋軍之前用風箏送信之事重演。

金國皇帝吳乞買更是對宋欽宗下了最後通牒。

議和最晚明日結束,此後金兵將不再與宋朝議和,並會開始對汴京城發起猛攻。

一旦破城,雞犬不留!

徽欽二帝嚇破了膽,萬般無奈之下,宋欽宗開始疑神疑鬼。

暗想寧策既然能擊破西夏十萬大軍,卻為何遲遲沒有前來京師救駕?

再想起之前對寧策的種種猜忌和打壓。

宋欽宗甚至暗自揣測,莫非寧策懷恨在心後,打算擁兵自重,待金兵破了汴京,他再出來收拾爛攤子,謀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