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遊覽書院(3)(1 / 2)

約莫兩盞茶後,馬車到達書院東門外的廣場。說是廣場,說白了,就是一大片空曠的平地,沙礫遍布,雜草叢生,轍痕累累。

三人與駱五叔揮手道別,然後轉身往東門走去。

王宸道:“阿萱,你帶著把油紙傘幹嘛呀?”

劉佩萱道:“臨出門時,嬤嬤擔心下雨,囑咐我帶上油紙傘。”

王宸笑道:“多此一舉吧。”

劉佩萱道:“哎,我這是未雨綢繆,懂麼?你和柔兒都是兩手空空,就我帶傘。若是待會下雨,我可不保證這把油紙傘可以同時遮著三個人啊!”

王宸笑而不語,直往前走。

劉佩萱追問道:“阿宸,你笑個啥呀?”

王宸轉頭道:“憑這,便知你是從外城來的。”

劉佩萱道:“外城就外城唄!與帶傘有聯係麼?難道本地的就不帶傘麼?”

王宸轉過去,道:“柔兒,那你咋不帶傘呢?”

宋懷柔道:“每年五月下旬,夜裏下兩三場小雨,但是白天,厚雲密布,瞧著陰沉,卻不會下雨。”

劉佩萱道:“啊,原來是這樣。”

王宸道:“在你家那邊,氣象如何?”

劉佩萱道:“每年五月下旬,要麼雲層翻湧,預示大雨磅礴,要麼晴空萬裏無雲。像孩子臉,說變就變。所以,出門得攜帶油紙傘。唉,想不到來到這裏倒是另一番氣象。”

王宸道:“五月下旬,龍遊於南,波濤翻騰,上凝成雲,夜雨霏霏,日如錦障,這就是‘密雲城’的由來。”

劉佩萱道:“聽著像神話故事呢!說來聽聽吧!”

王宸道:“這不是神話故事,而是自上古流傳至今的歌謠,信不信由你咯!”

宋懷柔道:“進去了,再說吧!”

東門麵闊五間,進深四椽,懸山頂,簷下皆僅設四根筆直光滑的黑漆立柱,以綽幕枋相連,中部兩立柱上設圓木大額枋,雖不像正門那般磅礴大氣,倒有一番威武恢弘。

匾額上題著“正誼書院”,兩側的楹聯曰“讀書身健即為福,種樹華開亦是緣”。

那看管大門的是一名老大爺,瞧著年邁瘦弱,卻精明得很。

三人說是新生,可是老大爺非得瞧門牌,隻認牌不認人。

三人隻得從懷裏揣出臨時門牌,朝前一晃。

頑固的老大爺瞬間變得和藹可親,道:“從這邊直走,右轉直走,見到那幢雙層樓,持著門牌,進去即可。”

劉佩萱皺眉道:“那不就是食堂麼?”

老大爺道:“沒錯啊!小姑娘好記性!”

王宸作揖道:“有勞前輩指路,敢問前輩貴姓。”

老大爺笑道:“前輩倒是不敢當,不過是看守大門的一名糟老頭子,直接喊邵伯即可。。”

王宸道:“多謝邵伯。”

說著,三人拱手作別,徑直向食堂走去。

沿途古木夾道相迎,蒼翠欲滴,疏密有致,清幽雅致。

劉佩萱低聲道:“阿宸,為啥要對一個看管大門的老伯如此恭敬?嗯,雖然說尊敬老人家是傳統美德,但是,似乎有點過了。”

王宸道:“阿萱,你不是說邵伯是老人家嘛,尊敬是理所當然。”

劉佩萱道:“就是這樣麼?”

宋懷柔道:“禮多人不怪嘛!”

王宸道:“柔兒說得對!”

劉佩萱道:“我隻是想,對待看門的無須多禮吧?”

王宸道:“嗯?你到底想說啥呢?”

劉佩萱道:“暫且忽略他是老人家吧。畢竟,拿著工錢,看管大門,這是分內事。”

王宸道:“好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呢,不管他是邵伯、邵叔還是邵哥,隻要他是看管大門,我們都得尊敬他,這與年紀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