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遊覽書院(8)(1 / 2)

砂岩台基上佇立著一座三層樓閣,麵闊六間,粉牆黛瓦,飛簷反宇,古樸莊嚴。

眾人站在階下,抬頭一瞧,隻見黑底匾額上金漆隸書“藏書閣”懸掛於門楣,兩側楹聯則曰:“世本無應覺之驗,人貴有自知之明。”

宋懷柔道:“好一句‘本無應覺之驗’啊!比‘書山有路勤為徑’更具勸勉之功。”

劉佩萱道:“自知之明,一聽就懂啦!可是,前一句怎麼有點拗口呢?”

王宸道:“所以呢,阿萱,別再惦念著話本了。每逢常人覺得拗口的語句,凡是多讀些經典古籍,你也是一點即通。”

劉佩萱道:“我呢,肯定有自知之明,我大方承認我不明白,那麼,有請阿宸解說!”

王宸道:“覺,就是通過觀察而知道,就是發覺。驗,就是驗證。那麼,這個‘先覺之驗’呢,就是先覺的驗證,即不經實踐就先知道。上聯的意思是,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不經實踐的先知先覺者。譬如,儒家向往的大同社會,是個理想世界,就是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彼此坦誠和諧共處,毫無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可是,你們覺得可能麼?”

劉佩萱道:“我覺得那是夢中樓閣,遙不可及。”

宋懷柔道:“就是不可能。隻要多看書,更知道不可能。”

王宸道:“正如多讀史書可以知興替;以前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人啊,不能僅憑著自己有限的認知就認為世間規律就當如此。”

劉佩萱道:“不就是多看看史書吸收教訓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我覺得阿宸越說越不像是解說啊?”

王宸道:“阿萱,我說了我的看法。你有疑惑,不如問柔兒。”

劉佩萱道:“柔兒,你的看法呢?”

宋懷柔道:“阿宸說得很好,無須我多說了吧!”

王宸道:“不過是逐字逐句翻譯成大白話,算不了啥。我記得我舅舅說過,《易經》最為特殊的一卦就是謙卦,非吉則利,堪稱最完美的一卦。”

劉佩萱舉手道:“且慢,我有疑問。”

王宸道:“請說!”

劉佩萱道:“啥叫‘非吉則利’?”

王宸道:“不是吉祥就是有利,就是無論怎麼樣,都有好的趨勢。”

劉佩萱道:“就是穩賺不賠咯?果然完美!”

王宸道:“我覺得這‘謙卦’不是教人從商賺錢。不過呢,你覺得這樣容易理解,嗯,似乎……勉強說得通。”

宋懷柔道:“阿宸,你繼續說你的吧!”

邢振宏道:“對呀!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她愛咋理解就怎麼樣理解唄!隻要本質一樣,何必執著於過程呢?”

劉佩萱道:“阿宏,你說話怎能這樣啊?前麵粗鄙,後麵還好。”

邢振宏道:“這是鄉下人常說的俗語,話糙理不糙啊!大家聽得明白就行。要不,你換個文雅的詞?”

劉佩萱道:“嗯,我一時想不起來。不如……柔兒,你說!”

宋懷柔道:“殊途同歸?”

劉佩萱道:“就是殊途同歸。阿宸,你繼續說說這個‘謙卦’嘛!”

王宸道:“好,別打岔,若是有疑問,待我說完再提,明白麼?尤其是你,阿萱。”

劉佩萱道:“說吧,阿宸,我將所有疑問都暫時憋著。”

王宸道:“這個謙卦嘛,外卦為坤為地,內卦為艮為山,地中有山,內高外卑,居高不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