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懷柔道:“為什麼?”
繡姑姑道:“如今你在書院求學呀!”
宋懷柔道:“我知道。”
繡姑姑道:“書院有多位博學的夫子,是不是?”
宋懷柔道:“是的,可是他們與我不熟。”
繡姑姑道:“柔兒,你說的這是什麼話呢?若是不熟悉,那就不願請教,那書院裏的人豈不是……多半是形同陌路互不搭理,是不是呢?”
宋懷柔道:“好像是有點兒道理呢!”
繡姑姑道:“柔兒,若是你有疑問,你大可直接向夫子請教。”
宋懷柔道:“哦。若是夫子講得不好呢?”
繡姑姑道:“我曾經說過,讀書是為了明理,一定要有主見。若是夫子講得不好,那是夫子自個兒的想法有紕漏。”
宋懷柔道:“既然存在紕漏,那就是錯誤的想法。”
繡姑姑道:“嗯,所以,你要學會辨別是非曲直,換言之,你得有自個兒的想法。”
宋懷柔道:“就是……我不必隨著夫子的想法。”
繡姑姑道:“沒錯!你要有自個兒的想法,就是有主見。”
宋懷柔道:“那樣會不會不尊師呢?”
繡姑姑道:“《論語 衛靈公》中有一句話,當仁不讓於師。”
宋懷柔道:“當仁,不讓?”
繡姑姑道:“當仁,就是合乎仁義。不讓,就是不必謙讓。”
宋懷柔道:“就是合乎仁義,那就不必謙讓,就是不必聽從夫子的意見。”
繡姑姑道:“嗯,就算是夫子,不過是尋常人,也有犯錯的時候。譬如,夫子的講解,你覺得說不通,就是有分歧。”
宋懷柔道:“對,就是分歧。”
繡姑姑道:“既然是存在分歧,那你自個兒好好琢磨,究竟是哪個符合仁義?哪個符合仁義,那麼,那一方的說法或者想法便是正確可取的。”
宋懷柔道:“隻有符合了仁義,才是正道。”
繡姑姑道:“嗯,仁義是儒家的核心。”
宋懷柔道:“為什麼不是禮與義?或者是仁與孝呢?”
繡姑姑道:“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宋懷柔道:“那是為什麼?姑姑,不會又是那句‘日後你會明白’吧?”
繡姑姑道:“有些事,不是一時半刻便可說清。不過,我還是說幾句吧!”
宋懷柔道:“姑姑,說吧!”
繡姑姑道:“五行當中,相生相克。”
宋懷柔道:“這……與五行有何聯係呢?”
繡姑姑道:“且聽我說來。”
宋懷柔道:“是的,姑姑。”
繡姑姑道:“東方屬木,主仁。南方屬火,主禮。柔兒,你還記得麼?”
宋懷柔點頭道:“嗯,中央屬土,主德。”
繡姑姑道:“沒錯!西方屬金,主義。北方屬水,主智。”
宋懷柔道:“姑姑說過,我必須記得中央屬土。”
繡姑姑道:“對呀!柔兒一定要記得黃土居中謂德。”
宋懷柔道:“為什麼?”
繡姑姑道:“黃土居中,既中且正,萬物司命。”
宋懷柔道:“這個……”
繡姑姑道:“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