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編號:收容物-1728-JP-EX
項目等級:-Euclid- Explained
特殊收容措施:-由於其性質,對收容物-1728-JP生物體的持續收容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在傳播掩蓋故事“瀕臨滅絕的物種”之後,基金會在日本、中國、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四個支部將共同進行收容物-1728-JP的發現與收容工作。收容收容物-1728-JP以及與收容物-1728-JP有關的所有研究將在生物學Site-8102進行。-
收容物-1728-JP-EX無需進行收容。
描述:收容物-1728-JP-EX是具備異常性質的日本鰻魚(Anguilla japonica)的雛魚1。在通常的生長環境(自然和水產養殖)中,與無異常的日本鰻魚的形態和生態沒有區別。
收容物-1728-JP-EX根據生長環境,有可能會變成與日本鰻魚不同的樣子(收容物-1728-JP-EX-A)。該變化是收容物-1728-JP-EX被放置在該環境下之後數分鍾到數日之間開始。不過,如果收容物-1728-JP-EX已經作為日本鰻魚成長到體長為10cm以上的個體,則幾乎無可能出現變化。變化、成長後的收容物-1728-JP-EX-A經烹調後可攝食,其氣味、味道、口感等全部成為變化後的物品。同時,基因組分析也得到其與變成的物品在基因上有99%以上一致的結果,但亦判明有極少量智人種(Homo sapiens)的基因混入。
收容物-1728-JP-EX最初是2002年██月██日,在鹿兒島縣境內的日本生類創研設施發生[已編輯]事件後,作為包含該事件相關的收容物-████-JP在內的█件異常物品之一被基金會發現並收容的。當時,根據同時被回收的資料表明日本生類創研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製造收容物-1728-JP-EX為目的非法捕撈日本鰻魚苗。此外,一般認為部分收容物-1728-JP-EX在製造過程中從設施流出。
目前經確認,在基金會捕撈的白洲鰻中,至少有0.0001%是收容物-1728-JP-EX。從[已編輯]事件經過了10年以上這一點來看,這些並不是日本生類創研製造的個體,而是其後代。這暗示著收容物-1728-JP-EX的異常性可以遺傳。
文件1728-JP-1
以下為收容收容物-1728-JP-EX時在同一設施回收到的文件節選。
う-E-0039「白洲鰻(暫稱)」製造順序(方案)
1. 隻給予被試者鰻魚、牛等日語名稱以假名“う”打頭2的食物。
2. 采集被試者的精子,作為餌料給白洲鰻喂食。
3. [由於文件缺損無法判讀]
【課題】
・成功率低(一百萬條當中僅有一條,效率極低)→被試者的精子不足,有必要進一步增加。
・在白洲鰻形態判明並排除失敗作的方法
實驗記錄1728-JP-1 - 日期20██年██月██日
實驗方法:將收容物-1728-JP-EX放養在海膽大量生長的岩礁上,並在保護它免受天敵侵害的同時生長。
結果:變為收容物-1728-JP-EX-A-1。
收容物-1728-JP-EX-A-1的形態: 海膽 (紫海膽) (Heliocidaris crassispina)
攝食:將生海膽給予D-202731令其攝食。他毫無問題地吃完,並發表了“和普通的海膽一樣美味”的感想。
實驗記錄1728-JP-9 - 日期20██年██月██日
實驗方法:在養殖場飼養收容物-1728-JP-EX,以生馬奶和蔬菜等飼喂之。
結果:變為收容物-1728-JP-EX-A-3。
收容物-1728-JP-EX-A-3的形態: 馬 (佩爾什馬) (Equus caballus)
攝食:加工為食肉後製成馬肉刺身等,令30名D級人員攝食,全部毫無問題地吃完。
實驗記錄1728-JP-39 - 日期20██年██月██日
實驗方法:在養殖場飼養收容物-1728-JP-EX,以牧草和蔬菜等飼喂之。此外,該養殖場是養殖食用兔的。
結果:變為收容物-1728-JP-EX-A-5。
收容物-1728-JP-EX-A-5的形態: 兔 (穴兔) (Oryctolagus cunicu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