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又品嚐到了豆豉的味道,豆豉的鹹鮮味道與牛肉的鮮美相融合,讓他感覺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他驚歎於這兩種食材的神奇之處,不僅可以滿足味蕾的享受,還有強筋骨、健脾胃、補氣血的功效。
在漫長的旅途中,飲食成為了最大的問題。然而,聰明的玉英想出了一個妙招:將食物加工成便於攜帶的形式。她將各種食材混合在一起,仔細烹製,然後切成小塊,方便攜帶。這些小塊食物不僅美味可口,而且充滿了能量,可以讓一家人充滿動力。
他時常在深夜裏獨自思考,回憶起過去的種種,悔恨自己當初的淺薄與對玉英的無情。他的內心深處充滿了悔恨和痛苦,仿佛被無數根刺刺穿了一般。在他的心中,玉英已經成為了永遠的遺憾,一段無法彌補的心痛。
聽到這個故事,李家人們的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唏噓之情。他們想象著畢守仁那悔恨的眼神,仿佛看到了他內心深處的苦楚。他們感同身受,深深地為他遺憾。
李夫人轉過頭去,遠眺著畢家人正在“安營紮寨”的場景。她的眸子之中,閃爍著疑慮的光芒。畢竟身處於這樣的年代裏,大多數的百姓都是瘦骨嶙峋、疲憊不堪,而畢家人卻顯得精力充沛,這讓她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
她走近一些,仔細打量著這些畢家人。她看到他們有的在搭建帳篷,有的在生火,還有的在煮飯。他們不急不緩,每個動作都顯得十分從容,仿佛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忽然,李夫人看到一個小男孩,他手拿著一把小刀,正在削著一塊木頭。他的眉頭微皺,眼神專注而堅定。李夫人感覺這個小男孩仿佛就是畢家人的一個縮影,他們的每個動作都洋溢著自信和力量。
畢守仁撫摸著李老先生的手腕,頓覺他的脈搏漸漸平穩。他輕輕地拿起一碗熱粥,深情地凝視著李老先生的麵容,然後慢慢地將勺子送入他的嘴裏。粥的香味和溫度緩緩地滲透到李老先生的口中,讓他感到身體裏一絲絲的溫暖。
畢守仁又拿起一塊牛肉豆豉,將它小心翼翼地放在勺子上,再送入李老先生的口中。李老先生的嘴唇輕輕地合攏,嚼著牛肉豆豉,享受著食物的美味。他漸漸地感到疲倦,閉上了眼睛,進入了夢鄉。
畢守仁靜靜地看著李老先生入睡的樣子,心裏充滿了感慨。這位老人是他的恩師,也是他的朋友。他們曾經攻讀學問、探討人生,一起經曆了許多風雨。
古時候,苦縣的西麵存在著一個遠近聞名的水窪,它占據了整整六十裏的寬度和長度。水窪裏的水清澈見底,但卻是一種深邃的黑色。而這個水窪的中央,竟然長出了一座方圓四十裏的紅石山。這座山並不高聳入雲,也不陡峭難攀,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高崗子,悠然地矗立在那裏。
雖然紅石山的外表不起眼,隻有方圓幾十裏,但是在地下,它的根係卻延伸至方圓幾百裏。若是你有幸親臨此地,你會發現這座山神秘莫測,它散發著一股奇妙的魔力,讓人無法抵擋。如果你使勁往它的地底下掘,你會發現,那裏有著無數個岔道,錯綜複雜,仿佛進入了迷宮一般。
在紅石山的山腳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沐浴著溫暖的陽光,綠樹成蔭,果樹豐盈。每當微風拂過,青枝綠葉隨風搖曳,如同一群歡快的少女。房屋散落在田野之中,飄著炊煙,這裏的百姓過著寧靜祥和的生活。
而在山的正中,高聳入雲的一座山峰上,有一座古老的老子廟。廟內供奉著一尊石頭刻成的老子像,仿佛在默默地注視著這片寧靜的土地。偶爾,有遊客來此,頂禮膜拜,祈求神明的保佑。在這裏,時光仿佛變得緩慢而長久,仿佛一切的煩惱都隨著風聲而飄散。
廟裏的老子泥像一直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裏,直到有一天,它突然動了!那是一個寂靜的夜晚,月光灑在泥像身上,映照出它古老的麵容和凸顯的紋路。一陣微風吹過,泥像的衣袂輕輕擺動,仿佛在迎接著什麼。
突然,泥像的眼睛動了起來,像是有生命一般,放射出一股神秘的光芒。它的手指也開始動了起來,不停地揉搓著衣袂,仿佛在尋找著什麼東西。最終,泥像的身體也開始發出微弱的顫抖,似乎在抗拒著什麼不好的事情。
廟裏的空氣變得緊張起來,似乎隨時都有不可預測的事情發生。在西南方向,突然刮來一陣狂風,吹起了滿地的沙石,讓人無法睜開眼睛。天空被黑雲籠罩,顯得異常陰暗。就在這時,一團黑氣從天而降,瞬間將周圍的一切吞沒。黑氣漸漸散去,露出了一頭龐大的青牛,它長有兩隻雄壯的長角,令人望而生畏。
這時青牛的雙眼透著銳利的光芒,直勾勾地盯著廟中的一尊泥像。而這尊泥像,似乎被青牛的氣勢所嚇到,開始顫抖不已。
然而,就在這緊張的氣氛中,青牛和泥像卻突然化作兩縷青煙,消失得無影無蹤。一切又恢複了平靜,隻留下廟中的香火繚繞,回蕩著神秘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