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殺!殺!”
三百位熱血青年,高舉手中的長槍,高聲呐喊。
陳氏從對麵新宅大門走了過來,對著麵前三百人施禮,大聲說:“此去山重水複,前途多艱,切身隻盼得諸君凱旋歸來。我等在家中,必當奉養雙親,撫育幼小,門戶緊閉,不敢有私,若有違之,天地共棄!”
還是朱三,他站在隊伍的最前列,拱手大聲道謝:“家中事托付於汝,戰場是我等一肩挑,待我凱旋日,美酒共飲之!”
說完,朱三摘下頭盔,單膝跪地,請年長者保重身體,福壽綿長,年少者茁壯成長,無病無災。
不管是下營村的村民,還是其他村送親人歸隊的村民,無論男女老少,全都單膝跪地,大聲應諾。恭祝將士們百戰百勝,榮耀滿身。
儀式進行完畢,李小草騎上雜毛馬,呼喝一聲,帶著鄉勇們正式踏上絞倭之路。
鄉親們跪地相送,直到最後一個鄉勇的身影隱沒在飛起的塵土中。
陳氏麵色平靜,但藏在袖中的手已經鮮血淋漓,手背上青筋崩起,不怎麼長的指甲已經紮進手心。
這一刻,陳氏後悔了,她後悔要這一身誥命服飾,後悔要大房子、煤球作坊,這些東西都是女兒拿命換來的呀!
戰場上刀劍無眼,女兒力氣再大也有累的那一天,如果女兒真......
唉~~悔教兒女覓封侯!
李父悄悄湊上前,用自己的厚重的臂膀撐住搖搖欲墜的妻子,等眾人都散去,這才將妻子一把抱起,放到裏屋的炕上。
陳氏將所有人都攆出去,自己拉過被子蒙住頭,放聲痛哭。
......
李小草的行軍速度很快,在朱三的建議下,隊伍直接放棄輜重,每人帶足幹糧,騎上朱財主“租借”給的馬匹,一路煙塵滾滾的朝南方飛馳。
金昌縣距離蘇州大約一千八百多裏路,就算是一路騎馬趕路,算是路途休整的時間,李小草等人也用了足足半個月的功夫,才趕到蘇州城。
一路上,李小草發現,本該商業興旺的江南地區,尤其是江南臨海的地區,每個城市都是商業蕭條,大街上行人腳步匆匆,城牆上擺好了滾木礌石,一副隨時爆發戰爭的樣子。
還有,鄉下的稻田裏,水稻穗已經壓彎了稻稈,黃澄澄的稻田裏隻有零星幾人在收割稻子,還被自己三百人馬弄出的陣仗嚇得狼奔豕突。
這不對啊!
李小草腦子再遲鈍,也察覺到不對勁,倭寇還沒上岸作亂呢,怎麼百姓已經草木皆兵,連安身立命的水稻都不敢收?
如果一處是這樣,還有情可原,但是一路下來都這樣,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
到底,這些百姓在害怕什麼?
倭寇?對方還沒上岸。
強盜?沒接到過江南諸府的彙報呀!
帶著滿腦子的疑惑,李小草騎馬走進了蘇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