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朱財主的開解(上)(2 / 2)

這樣想來,自己嫁給朱煜這個小子好像也不吃虧。

就算以後有什麼變故,這三千多套房子自己最少占一半。

這不就妥妥的實現財務自由了嘛,有這些房子托底,自己在大夏也算是一個小富婆了!

朱財主抬眼看到李小草財迷的樣子,笑著搖了搖頭,這傻孩子還不知道她的四品官意味什麼。

十一歲的行軍大總管,如果不出差錯,那至少能經曆兩個朝代。

如今朝堂之上風起雲湧,各個派係之間爭端不斷,就連曾經對皇室忠心無二的勳貴們,都生出了小心思。

還有,當今陛下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還能在大位上執掌天下多少年誰也不敢說,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當皇帝的沒有幾個長命的。

這個小丫頭短短半年時間就被陛下提拔到四品官的高度,一方麵是愛才心切,另一方麵也未嚐沒有培養新勢力的想法。

陛下執政二十多年以來,重文抑武的政策讓他得到了許多文臣的擁戴,而且民生方麵也取得長足的進步,最起碼這些年來沒發成過大規模的農民暴動。

就連濟嶺府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生靈塗炭時,百姓們也沒揭竿而起殺官搶糧,而是默默的收起家裏僅有的一點糧食外出逃荒。

要知道那可是濟嶺府,自古以來就是反抗暴政的急先鋒,是曆朝曆代當權者最不放心的地方。

有句古話是這麼講的,天下亂不亂,濟嶺百姓說了算。

隻要濟嶺府的百姓舉起糞叉、鋤頭、鐵鍬造反,那就說明這個王朝已經到了被推翻的邊緣。

這也是身為大夏情報頭子的他,將家安置在濟嶺府小村莊的原因。

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重文抑武雖然改善了民生,但也重創了國防。

古話說,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文臣手裏的權利越來越大,武將就會被文臣們一點一點的打壓,而且出現了文臣執掌軍隊的怪象。

這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勳貴家族一代不如一代,而且也沒有了先輩馳騁沙場,所向披靡的武藝與性格,變成了百姓唾棄紈絝子弟。

還有,沒了武將的領導,軍隊的戰力直線下滑,吃空餉、軍隊私用的現象層出不窮。

拱衛京都的軍隊就是這種現象的直觀體現。

按道理來說這些軍隊應該是大夏最精銳的,但上次麵對攻打太平倉的荒族人時,這些軍隊的表現可是十分拉垮,簡直可以說是一群廢物。

還有江南的衛所邊軍,這些人就不能叫軍隊了,說他們是一群乞丐更加靠譜。

李丫頭來到江南已經一個多月了,這些衛所沒有一人來報道,如果執行按照軍法,這些人已經是死人了!

現在,西北邊軍一家獨大,要是他們真有自立為王的想法,陛下肯定無可奈何,甚至整個大夏也會在瞬間支離破碎!

朱財主也是通過這些現象,察覺出陛下已經有培養新班底,準備改變政策的想法。

或許,這裏麵也有托孤的意思!

畢竟,偌大的一個皇室,陛下這一支已經三代單傳了,而且有“三龍不相見”的傳聞,陛下有托孤的心思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