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裏的晨曦總是姍姍來遲,天上的星星依然眨著睡意朦朧的眼睛不願離去。

在鳳凰鎮中學,當黎明還沒有到來的時候,一天的日子就開始了。

於是,仨兒一群倆兒一夥的學生從四麵八方的村村落落彙集過來,他們肩上斜挎著書包,手裏提著飯袋;有的男娃子嘴裏還嚼著玉米餅子,大聲打著飽嗝;有的女妮子一邊走還一邊梳頭,用舌尖兒拚命的舔著幹巴巴的嘴唇。

忽然一群人停留在鳳凰鎮中學的大門外,他們使勁兒跺著腳回頭張望,笑罵著最後跑來的一個睡懶覺的男娃子,然後就嘻嘻哈哈走進了大門。

鳳凰鎮——坐落在燕嶺山的響水河河灣,由周圍十餘個橫亙在溝溝坎坎的自然村組成,單就鳳凰鎮本村來說,人家不足百餘戶,地兒不過千餘畝,村民超不過五百口,或許你在中國的版圖上根本找不到這個彈丸之地。

八十年代初期,有好事的年輕後生查看地方誌才發現這個地方,這裏原來沒有人家村落,隻是在解放前‘闖關東的年代’從關內來一批逃荒要飯的人安營紮寨休養生息,子生兒,兒生孫,孫又生子,就這樣子子孫孫的繁衍下來,逐漸形成了遍布十裏八鄉的村村鎮鎮。

鳳凰鎮管轄著燕嶺山地區的十餘個自然村,鳳凰鎮中學是這裏唯一的一所學校。

大清早,知了蟬就在白楊樹上高聲大叫,告訴人們又一個火熱的日子開始了。

這個偏僻的山村小學校是由一個破舊的祠堂改造的,高牆灰房,一副莊嚴肅穆的蕭索樣子,尤其到了黃昏,暮色四合,晚風乍起,眼前的校園又平添了一份蕭瑟淒涼。

葛老師是鳳凰鎮中學的唯一一個男老師,三十多歲的葛老師說話總是很輕柔,然而近兩個月以來,葛老師的麵容一天比一天憔悴了。

班裏的每一個同學都能看出,葛老師肯定是生了重病了,但是他是在每天堅持著給同學們上課。

於是班裏的那幾個最調皮搗蛋的男娃子,也越來越變得聽話起來了。

葛老師站在黑板前望著同學們時,眼裏往往充滿了憐愛。

炫目的陽光透過木格窗,將教室照耀得熱乎乎的,葛老師的額頭上已經不知不覺的冒汗了。

葛老師並不住在鳳凰鎮,他的家在五裏之外的葛家營,每天和他的學生們一樣,早出晚歸的徒步幾裏的山路往返於學校和家之間。

葛老師的大名叫葛雙全,真是人隨其名,三十出頭的葛雙全已經是兒女雙全,大女兒大鳳八歲,小兒子大華五歲,孩子他娘葛雙全的婆姨兒叫姚素芬,是葛家營出了名的美人,十裏八鄉的名聲在外。

故事就從葛老師一家開始吧!因為就是這樣一個其樂融融的四口之家,在八十年代的某一天就差一點兒就遭遇了家破人亡的滅頂之災。

……

“起立老師好!”

葛老師示意站著的同學坐下,他開始在黑板上寫課題,忽然他的手一抖,粉筆掉在地上,他蹲下去撿粉筆,然而他並沒有馬上站起來——他一手撐著地,一手扶著牆,蹲了一會兒才撿起粉筆,慢慢的吃力的站起來。

因為講台前有課桌擋著,沒有同學發現葛老師這反常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