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心之所屬(1 / 2)

第83章 心之所屬

大股東斯坦·克倫克對於球隊事務漠不關心,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對這項資產不上心。

斯坦·克倫克和他的KSE財團,是專業的體育娛樂投資經營者。

他們的野心遠遠超過外人的想象,KSE的目的是打造一個橫跨多國、在世界上最賺錢的體育項目中占據不可忽視地位的體育帝國。

二股東烏斯馬諾夫也虎視眈眈。

他代表的資本一直有野心效仿阿布拉莫維奇,背後更是牽扯著寡頭在足球之外的野望。

他和斯坦·克倫克不斷博弈,希望實現全盤控股。

其他小股東則搖擺不定。

還有代表球迷利益的AST,這個組織也有相當的不可控性。當球隊戰績不佳時,球迷組織很有可能會詆毀甚至攻擊俱樂部的教練、球員,而這會給俱樂部內部帶來意料之外的影響。

管理層之間也暗流湧動。CEO加齊迪斯作為老板斯坦·克倫克的親信,卻沒有把精力放在商業開發上。

作為大聯盟的前任高管,加齊迪斯醉心於權鬥和所謂的現代化公司架構,他一直認為溫格一人獨大的模式是足球俱樂部的倒退,而致力於重構俱樂部的權力體係。

股東之間、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管理者內部、俱樂部內外,大量的利益糾葛隻是沒有浮出水麵,而並不是不存在。

而戴恩離開之後,溫格代表的競賽管理團隊,在俱樂部內部的地位也不斷受到衝擊。

酋長球場的投資帶來了巨大的債務,阿森納必須竭力保證良好的現金流,來償還債務。

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歐洲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海布裏的再開發項目獲得的利益遠遠不達預期,從而讓阿森納必須在競賽方麵取得營收。

這就導致了溫格不得不連年出售球星,並且留在歐冠聯賽。用這些收入勉力支持阿森納的運轉。

競爭力的下滑,遠離冠軍爭奪,必然會對球隊的營收造成負麵影響。

阿森納的商業開發某種程度上也受製於此。

這給溫格崇高的地位也帶來了影響,場內場外都傳出過不和諧的聲音,認為溫格是時候退位讓賢了。

總之,這時的阿森納遠不是外人看起來那麼團結,能夠勉強維持競爭力的唯一原因,就是溫格用自己的能力和聲望在支撐。

在腦海中快速梳理了一遍球隊內外部的矛盾,陳耀對自己麵臨的選擇有了清楚的認識。

大衛·戴恩是在替某些人給他機會,隻要他想,他就可以成為職業聯賽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教練。

這個機會的誘惑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俱樂部內部也有人在觀察自己的態度。

對於球隊來說,溫格的合同即將結束,而本賽季的結局還晦明不定,如果阿森納未能進入前四,並且延續無冠的話,可能會對溫格的未來形成巨大的壓力。

而“教授”的上一份合約,正好在2012年到期。

所以,下個賽季,阿森納的主教練位置,理論上來說是虛位以待的。

即使溫格續約了,他也年過六旬,在可見的未來裏,他早晚會退休。

如果能從球隊內部找到接班人,順理成章地接替主教練位置,平穩完成過渡,對於俱樂部也是最安全適當的做法。

更何況,如果溫格退休,那麼阿森納的下一任主教練必然在隊內地位和聲望上不及前任,俱樂部內部將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