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果然不負眾望,兩個月後終於弄出了活字印刷術,大功於天下。
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是李世民父子對付世家的兩大利器,李泰功不可沒。
貞觀十六年六月,魏征主持科舉考試,世家官員敢怒不敢言。
閱卷工作如火如荼,不知怎麼的放試卷庫房突然著火,此次考卷燃燒殆盡,天下士子的心血毀於一旦,李世民震怒,要求大理寺卿查清天災還是人禍。
李寬:“父皇,兒臣想讓懷英跟隨孫大人一同查案。”
李世民:“寬兒,這是為何?”
李寬:“懷英對大唐律法一知半解,就讓他曆練一番,而且兒臣也發現他對斷案推理頗有天賦。”
李世民:“臭小子,為了自己的弟子,還真是不遺餘力。”
李寬:“哈哈,這是當然,兒臣可是按宰相的標準來教他,懷英將來會是冕兒的左膀右臂。”
李世民:“原來如此,好聖孫,大唐可旺三代。”
不到十天孫伏伽和狄仁傑就破獲了科考縱火案,查到了太原王氏的身上。
孫伏伽:“懷英,你認為下一步我們應該如何行事?”
狄仁傑:“嗯,太原王氏家大業大,證據也隻是表明王薄曾經暗示過盟友,真正縱火的卻是鄭家的旁係官員鄭仁基,他隻是京城裏的一個小官,也是偶然的機會參與閱卷,而後聽命於鄭家燒毀考卷,但是鄭家肯定不會認的。”
孫伏伽:“那就先將鄭仁基請到大理寺問話。”
狄仁傑:“唉,也隻能先如此了。”
翌日滎陽鄭氏宣布鄭仁基不是鄭家的嫡係,燒毀考卷是他自己做主,跟鄭家沒有絲毫關係。
鄭仁基在大理寺監牢知道了滎陽鄭氏已經徹底放棄他了,他為鄭家操勞一生,卻得到了這樣一個結果,可憐他的女兒鄭麗琬無依無靠。
鄭麗琬差點在貞觀二年就成為了李世民的妃子,遭到了魏征的強烈反對,魏征認為鄭麗琬和陸家的陸爽早有婚約,這與強搶民女無二,李世民無奈,隻能草草了之。
貞觀十六年,鄭麗琬年滿三十歲,還未嫁人,陸爽也懼怕李世民,皇帝看上的妃子,誰敢娶,嚇得他趕緊退婚,絕世佳人,大唐卻無一人敢娶。
長安城裏傳出謠言,鄭仁基為了報複李世民對鄭麗琬一事,燒毀考卷,破壞大唐的科舉考試。
這一日鄭麗琬為了父親的案子去東宮找李寬求情,為了鄭仁基徹底拉下臉,曾經發誓再也不要和大唐皇家扯上任何關係。
席君買:“殿下,鄭家鄭麗琬求見。”
李寬:“嗯,鄭家的人,想必是為了科考縱火一案而來,請她進來。”
鄭麗琬:“臣女拜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寬看著鄭麗琬,絕世容顏,怪不得老爹會看上她,如此絕色佳人,誰能頂得住。
李寬:“鄭姑娘請起,不必多禮。”
鄭麗琬:“請殿下高抬貴手,放掉家父。”
李寬:“鄭姑娘何出此言,科考縱火一事,你應該去找父皇,而不是來找本宮,朝堂自有法度,律法麵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