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合兵破遼東城,李世民吮血(1 / 2)

貞觀十七年四月,李世民任命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為副總管,率領二十萬大軍,秦叔寶為中軍前鋒大將,率領左武衛十萬大軍,程咬金為左軍前鋒大將,率領右武衛十萬大軍,尉遲恭為右軍前鋒大將,率領金吾衛十萬大軍,從陸路向遼東進軍。

任命劉仁軌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房遺愛為副總管,率領大唐十萬水師,戰船一千艘,從登州渡海進軍平壤。

然而劉仁軌和房遺愛遭到了世家官員的反對,被李寬懟得啞口無言。

長孫無忌被李世民帶去了遼東,李世民還是念舊,這也是長孫無忌最後起複的機會。

太子李寬監國,馬周,魏征,房玄齡,杜如晦四大名臣輔政。

杜如晦:“陛下,如今長安城兵力空虛,一旦有變,長安城無兵可守。”

魏征:“陛下,杜相說得不錯,要調兵回來拱衛長安城。”

李世民:“兩位愛卿言之有理,調洛陽都督府四萬軍士,加上東宮六率一萬士兵,總共五萬將士交給衛公,有藥師兄和太子鎮守長安,朕在遼東也放心。”

“陛下聖明,臣等領命。”四大名臣紛紛附和

李靖:“老臣領命,多謝陛下信任。”

李世民:“愛卿請起,藥師兄乃大唐護國柱石,不必多禮。”

李世民帶著長孫無忌,李君羨率領百騎司護駕,秦瓊率領左武衛十萬大軍開路,從洛陽出發,浩浩蕩蕩向遼東進發。

李績,李道宗,程咬金,尉遲恭四人帶領四十萬大軍率先到達幽州,而後迅速北上進入營州,從柳城進軍,出其不意,渡過遼水,到達了玄菟。

貞觀十七年五月,程咬金攻下高句麗的蓋牟城,大唐改蓋牟城為蓋州。

貞觀十七年六月,李世民率後軍與李勣合兵遼東城下,五十萬唐軍兵圍遼東城,連續攻打了半個月,依舊沒有攻破,唐軍被折騰得疲憊不堪。

這天晚上,狂風大作,遮天蔽日,李績大喜,隨即挑選了數十名勇士,趁著夜色悄悄的爬上了遼東城,一把火就點燃了遼東城的角樓,風借火勢,沒多久大半個遼東城都被燒著了,李世民下令趁火攻城。

幾個時辰之後就攻占了遼東城,那個隋煬帝百萬大軍都沒有攻破的遼東城,竟然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落入了唐軍的手中,大唐改遼東城為遼州。

這一天李世民下令搗毀高句麗的京觀,三十萬前隋將士遺骸,慘不忍睹,收集遺骸帶回中原安葬,魂歸故裏。

秦瓊,程咬金,尉遲恭幾人痛哭流涕,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

年輕時的親朋好友就在這批遺骸當中,他們誓要向高句麗討回公道。

李世民:“朕在此起誓,一定要蕩平高句麗,為死去的漢家兒郎討回公道。”

那日李世民下旨討伐高句麗,無數漢家兒郎紛紛主動報名參軍,出征遼東。

高句麗和中原王朝仇深似海,滅其國,亡其族,才能解漢家兒郎的心頭之恨。

李世民派五萬軍士將京觀遺骸送回大唐安葬,大軍繼續白岩城進發。

這時劉仁軌和房遺愛率領十萬水軍,攻占了卑沙城,進駐鴨綠江,進軍平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