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米生(1 / 2)

田媽擦擦雙手迎出院來,徐靖正拽著秦辭一隻胳膊剛剛落地,似是直接由院牆飛入。

“二位少君。”田媽雖是看著二人長大亦與之相熟,但這稱呼卻一直改變不了,徐靖沒少埋怨,隻是老人深知山門規矩,該有的禮數不曾落下半點。

徐靖秦辭分別與田媽請安致謝,田媽先將二人引入對麵石屋稍歇,將打聽到得信息一一說於二人知曉,也與米生撿了些山門能說之事告知。

秦辭並不知昨日徐靖與先生商議的結果,忙向徐靖問到:“先生那處如何?”徐靖賣個關子,並不搭理他——一路上任自己狂轟濫炸,秦辭這廝又是埋頭趕路,毫不理睬,讓徐靖甚是耿耿,幾乎要動起手來。

“走。”徐靖直接起身。

秦辭見狀隻得搖頭。田媽也是自小見慣了兄弟二人的嬉笑怒罵,隻是笑著當先為徐靖領路。

二人出屋落後田媽兩步,由得田媽先與米生細語幾句,這才踏入對麵屋內。

米生已由床上坐起,田媽正拿了些衣物塞在米生後背,讓她靠的舒適些。米生見到徐靖秦辭並不露怯,用軟糯的本地語先分別請教了二人姓名,再向二人謝過了救命之恩。

徐靖站在屋中,深深的望向米生清澈的大眼,用本地語石破天驚的開口:“你可願意入我山門?”

————

盛神殿。

徐慈獨坐小屋案邊,手中仍是拿了一卷竹簡默讀,殿中門人修習的景況盡在感知之中——偶然發現閑散憊懶的小輩,徐慈便會分出一股精神之力,如戒尺般輕輕拍在其頭上,那門人頓時抓耳撓腮,知是來自先生的訓誡,便繼續端坐回案邊或是埋頭苦讀,或是冥想凝練精神之力。

徐慈忽的神色一動,將外放的精神之力緩緩收回,籠罩住整間小屋。

一道人影在屋內漸漸顯出身形,飄飄渺渺,似實還虛,一身黑袍罩著兜帽,除了眼睛不露半點肌膚於外。

徐慈見著黑袍人影神色大變,起身施禮道:“恭賀老祖踏入合道之境。”

《本經陰符九術》最後三境是為悟道,知道,合道,三境之間其實並無明顯的境界界限,這黑袍之人赫然已修煉到至高合道之境,精神可離體行走於外。隻是連徐慈都大呼老祖,真不知年歲幾何?

黑袍人無需言語,一股精神波動已在徐慈腦海響起:

“前些時日剛入合道。這九龍彙聚之所確實不凡,氣運之力雖無法直接提升精神修為,卻可助我不斷提升道之感悟,確是修煉我門內術不二之選。若非發現此等機緣,窮我等畢生之力亦未必能體悟合道之秘。”

徐慈躬身聆聽老祖吐露修行之秘,心中亦是充滿希冀,山門幾百年從未有人踏足合道之境,未曾想這修至至高的法門竟然就在身邊。

老祖頓了頓,聲音繼續在徐慈腦中響起:“計劃進行的如何?”

聽到老祖詢問,徐慈恭敬的回道:“一切如計進行。隻是怒國首領兕馬得到體術、軍陣之技仍是不滿,一直覬覦內術修煉之法,早先與使者起了口角,言若得不到修煉之法,將不再外出劫掠。”

老祖聞言嗤笑一聲,不屑道:“區區土著,即便得到修煉法門又如何?我門之人修習內術哪個不是孩提築基垂髫已入盛神,一幫未開化之人個個孱弱體虛,也妄想修習術術?大可將盛神、養誌、實意三境之法交給他們,料他們亦修習不出何等境界來。如今肅清九州大島才是首要之事,應速聯合怒國、伊都國之人擾襲不彌國,慢慢蠶食殆盡之後合三國之力,你再遣些信任的門人與之配合,繼續向西以同樣之計侵吞末盧國,這樣九州大島一統,方可進行下步之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