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旅途(1 / 2)

剛出的山門這一日的旅途,方向雖是沿築後川一路西行,但大部路程皆於大大小小的山峰、盆地等人跡罕至處穿行。築後川支流異常豐富,行不多遠總有不知從哪而來的溪流潺潺向南注入。隊伍行經之處經常會遇著冒著熱氣的湯泉,眾門人也覺平常——竊涼峰那條注入築後川的溪旁亦有得幾處,醫者一脈的門人曾說常泡湯池有活骨生肌之效,徐靖也去過幾次,隻覺氣味有些特異,其他倒也與尋常熱水並無不同。

天色漸晚,隊伍剛好行經一處寬闊草地,綠草如茵,有溪水自遠方密林內緩緩流出,蜿蜒向南而去。秦辭秦戟商議兩句便停下隊伍,就地造飯休息——白日裏都以攜帶的幹糧充饑,入夜勢必要吃些熱食才行。

無需秦辭指揮,兩伍護衛自行卸下牽引的牲口,將三架貨車首尾相接橫在外側以作屏障,兩架車廂亦是退後幾丈靠在一起,所有人便可於圍成的空地休息。秦戟叫上兩人,趕著所有牲畜去往稍遠地方放牧進食,自有其他護衛嫻熟的開始於空地之間生火造飯。

秦辭見安頓妥當,不知從何處掏出一支小巧短笛猛的吹動,一陣尖銳卻並不刺耳的聲響直入雲霄。徐靖聽得隻是一聲長響,便知是召回斥候之意。這種短笛不少門人都有配備,據說以猛禽腿骨所製,可聲傳數裏,不同長短的笛音組合便可表達不同訊息,短途暗中通信最為方便不過。未幾徐靖聽得遠處回來兩聲長響,顯然前出的斥候已然收到消息,即將返回。

秦辭收到回信,這才挨著徐靖坐下。剛好看到茅合領著兩位青衣門人下得車來——這還是他們今日首次露麵,一天的旅程也不知在車廂內忙於何事,竟連如廁都未遇見,徐靖也是嘖嘖稱奇。

茅合領著兩人不住的伸展身體,繞著幾架大車走了兩圈才於空地之中圍坐,徐靖這才看清兩位青衣門人的長相。其中一人麵目清秀,唇紅齒白,應仍在誌學之年,身形不矮卻十分纖細,予人弱不禁風之感。另一人卻是中年之貌,留著八字胡,眼角眉間已見皺紋,倒是一雙不大的眼睛時而精光四射,望去很是精明。

經過茅合的介紹,徐靖才知那年輕之人竟是茅利先生庶子,喚作茅誠。茅利先生的風流韻事在山門之內亦是一樁美談——有賴於多年的走南闖北,茅利先生這麼些年可是惹下不少桃花孽債,如今光是山門之內就有一房正妻,兩房妾室,山門之外就不得而知了。這茅誠正是二房妾室之子,此次應是隨茅合出來曆練。而那中年名蘇儀,茅合隻介紹說是茅氏一名賬房。後來秦辭才悄悄告訴徐靖,此蘇儀實乃茅氏第一謀士,隻是從不在山門顯山露水,實有興國安邦之才,十分了得。雙方見禮後也未多言,倒是茅誠自來熟般跑來與徐靖秦辭坐於一道,聊些山門內外的趣事,言談之間頗有見地,倒真不似混吃等死的庶子。

歇得半刻,徐靖略覺無聊,剛好望見遠處溪水映出夕陽的金光,便拉起秦辭要去捕些魚獲少待熬湯。秦辭環顧幾眼,各護衛雖有忙有閑,但都保持著警惕之姿,又找來王戈囑咐的兩句,才返回車廂背好大弓箭袋隨徐靖去往溪邊。茅誠叫著要跟去,徐靖剛麵露難色,蘇儀已是叫住茅誠,說有事相商,這才替徐靖解了圍。

徐靖秦辭行至溪邊,恰好遇見秦戟三人帶著牲口亦在溪邊飲水。 徐靖道明來意,秦戟笑著道:“想要捕到肥美之魚,需往上遊,尋一水流回旋之處必有所獲。”抬起頭又溯溪望去,正色囑咐道:“莫要入林太深,恐有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