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閑話(1 / 2)

一路行至傍晚,茅合似也支撐不住,示意隊伍覓地休息。

覓得一塊空地布置妥當,茅合才首次與鄒康坐下細聊——白天一直未曾下車的茅合坐於車中也知曉鄒康幾人隨行的經過,尤其徐靖與之暢談打造之道,茅合也敏銳的意識到了幾人的價值。

茅誠打量了四周一番,與蘇儀打過招呼,又叫喳喳的拉著幾個護衛要去山中狩獵,朱明在旁聽到也頗有興致,與鄒康稟告一聲便急衝衝的加入了茅誠的隊伍,一行五六人隨意揀了個方向就直往山中而去。

秦辭向秦戟投以詢問的目光,秦戟輕輕搖了搖頭,有那麼多護衛跟著應是無礙。

自有其餘護衛著手生火造飯,徐靖便偷閑坐在茅合身旁,與鄒康鄒健閑聊,也不急著與鄒康談那劍鞘之事。茅合雙手伸直放於膝上,大馬金刀的坐著,望著鄒康也以本地語詢問道:“鄒兄一族不知何時遷來這九州大島,我也算走南闖北多年,竟也不知還有鄒兄這一支故土之人。”

鄒康想了想才答道:“應有兩百餘年了。先祖當年不願隨東海王遷居中原,因而受到排擠,這才出海而來。”

“東海王?原來也是越王後裔,失敬。”茅合竟是知曉他們來曆?

鄒康心知誤會,連忙答道:“先祖並非與東海王有親,隻是曾為其做事。”

茅合尷尬的咳嗽兩聲,趕忙恭維兩句,“方才聽聞鄒兄似是仍舊通曉越國之語,兩百餘年還未斷了故土傳承,殊為不易啊。”

“先祖一直教導我等不可忘記故土之根,族中向來都說越語。隻是為了繁衍生存,不得不逐漸與本地之民通婚融合,但還是有部分族人保留了大部故土之血脈。”

茅合點點頭,小部族群生存已是不易,未被本地之民完全同化還保留了故土的傳承就更難了,想到這裏茅合又開口:“不知貴族如今定居在何處?周圍有何特產?”

鄒康初見這商隊規模及護衛素質,便於山門背景有所判斷,又見得茅合談吐氣質,已知對方實力必是遠勝於己,因而對於茅合所問也都知無不言,“當年先祖就於末盧國西南的半島之處登陸,我族也就世代定居於半島之上,隻是一處窮苦的地方,據此約有兩天的路程。”鄒康應是以他們三人的腳力作為衡量。茅合沉吟了一下,心中大概有數,隻聽鄒康又接著道:“要說到特殊出產,距離我等定居之處半日路程,有一座名叫雲仙嶽的火焰之山,山頂之處經常會由地底噴出些稀有金屬,我族人收集之後可按照一定配方添加進入普通金鐵之中,所造出的工具經久耐用,這也是我族多年來除卻農耕外最為重要的謀生手段。”

這火焰之山眾人都不陌生,九州大島上也不止一座,除卻山峰形狀平日與普通山峰無異,隻有地動之時,那連接著地底的火焰之山便會冒出濃煙甚至地火。不過如鄒康所講可由地底噴出金屬的火焰山倒是甚為罕見。茅合走慣南北倒也麵色如常,這雲仙嶽自是聽過,徐靖卻突然省起為何鄒健說製作神兵劍鞘的材料隻有他們才可湊齊了,原來竟還守著如此一座寶山。

此時茅合開口道:“鄒兄善製器打造,日間我也有所聞。不瞞你說,我等山門所在亦有些專門從事此項的工匠,尋常製造之事倒也足夠勝任。不知貴族有何所需之物?糧食、金屬、藥材,亦或是......”茅合望了眼鄒康鄒健放於腳邊的劍,“兵器?”茅合所言兵器顯然不是無名此種特殊打造之物,而是大量以供兵士所用的製式武器。

鄒康也知茅合隻是嚐試能否與他開展商路,思索一下回道:“我族實乃小門小戶,本身自保已是不虞,這兵器之事不提也罷。至於其他物資,不如容我再細想一下。”

茅合已聽出鄒康婉拒之意,點點頭也不再說話。方才兵器之言也隻是信口而說,一則探探鄒氏兵士規模,二來也可知此人是否有亂世逐鹿之心,聽了鄒康的回答,茅合倒是放心不少,其實是否真能與其開通商路茅合也並不太在意,隻是念在同為故土血脈才嚐試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