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的隊伍漸漸靠近伊都國勢力範圍,秦辭照慣例在靠近山區的時候就派出了斥候前出探查。
末盧國與伊都國交界的地域也有不少小部落聚集地。能夠在此定居的基本都是獵戶出身,靠著築紫山脈的各類出產繁衍了不知多少個世代。隊伍經常路過一些隻有幾間簡陋豎穴屋的小型部落,這些居住在道路附近的本地之民還算通達,起碼經常與路過的行商之人有所交流。聽說廣闊大山之中還有不少從未入世的土民定居,至今仍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
商隊此刻腳下綿延的山路,不知經過多少拓荒行商之人經年累月的行走才可形成。出來伸展透氣的茅合告訴眾人,這條僅可讓一架大車堪堪通行的土路,已是連接末盧國與伊都國最為繁忙的要道。
隊伍偶爾也可遇到相對而來的路人,看他們三五成群背負重物的模樣就知道是走商之人。這些人看到人強馬壯的山門商隊,都極為小心翼翼、目光警惕,往往遠遠地就提早避讓在路邊,讓整隊人馬通過之後才會繼續前行。
由於道路條件極差,隊伍行進的速度慢了下來,一直走到天色大黑才終於尋了一處空地休整。這裏緊挨路邊背靠一座陡峭的懸崖,隻要將大車橫在營地之前就可形成極佳的防線。秦辭又極為謹慎將宿營之處離開懸崖一段距離,以防發生地動導致落石滑坡等無妄之災。
安頓好一切,秦辭望著黑乎乎的山崖仍覺不放心,於是招來徐靖小聲商議了幾句。
徐靖點頭之後來到山崖之下,先抬頭仔細看了看可以落腳之處,心中稍稍計較一番又將無名提在了手中。提氣輕身,徐靖一躍三丈餘高,右腳輕點在一塊凸起的石尖借力,繼而再拔身向上。如此跳躍兩次已來至山崖的中段區域,再向上則是一片極為光滑的石壁,一眼望去光可鑒人根本沒有可以落腳及借力之處。
徐靖此時的動靜已引起眾人注意,護衛們都放下手中活計圍在秦辭身邊,抬頭望著徐靖逗留於山崖之上。大家倒並不怎麼擔心徐靖的安危,這種懸崖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天塹,但今日在場的諸人隻要花些功夫應皆可輕易登頂。護衛們聚集過來也都隻想看看徐靖到底用何手段,順便湊湊熱鬧罷了。
此刻徐靖單腳在方寸大小的石塊上立穩,稍稍凝神便釋放精神之力馭使著無名衝天而起,一路帶著自己平穩的落在山頂之上。
見徐靖禦竟劍登上山頂,下麵圍觀的眾護衛都發出巨大的噓聲——早知你會用如此舞弊之術,我等何苦在此等待。
已於崖頂立足的徐靖聽見腳下傳來的噓聲,再望向一哄而散的眾護衛,也明白過來發生何事。無奈的搖搖頭——他本就是為了修習一下體術,不曾想還遭到了鄙視!望著山崖之下小如螻蟻的眾人,徐靖心中默默估算,覺得以自己現時之修為,從崖底禦劍直上也還是有些困難。
按照秦辭的要求在崖頂巡視一圈,徐靖確認這裏的確隻是一片不見人跡的荒山,並未發現任何威脅,他才施展禦劍之術從崖頂一躍而下——此舉看似簡單,其實徐靖也需極為努力地控製著精神之力壓製下墜的速度。若是不管不顧的任憑下墜之力超越了精神之力控製的極限,他便也與跳崖自盡無異。
安全平穩的落地,向秦辭回報崖頂安全,徐靖也加入了護衛們忙碌的隊伍。
升起篝火又布置好營地,隊伍今日就以與海生交易來的米團子為食。這些米團子放在篝火中烤熱之後散發著海鹽獨特的香氣,別有一番風味。眾人還發現米團子中並非全部包裹著魚肉,有些護衛還吃出不知名的獸肉又或隻有寥寥幾根野菜。大家邊吃邊如同開獎一般的四處交流,晚飯吃的倒也別有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