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耐心的和孩子說著,孩子也耐心的聽著。
等聽完,孩子抬頭看著這些獨特的建築,說道:“好酷啊,爺爺,我長大了也可以蓋一座這樣的房子嗎?”
爺爺捋著胡須,笑著說道:“當然可以了!”
網絡上也有無數的網友討論著華夏的建築,而梁先生的《華夏建築史》又一次成為了熱門暢銷書。
網友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這些建築,便在網上分享自己家的一些獨特的建築。
“看,這是我家的,這種榫卯好像叫做抬梁式。”
“我家也有這種抬梁式。”
“羨慕了,我家什麼都沒得!”
“我現在才覺得這些建築真的好好看啊。”
“哈哈哈哈,華夏的建築一座有一座的美,一堆有一堆的美,有恢宏華麗,還有典雅精致,現在的建築其實也還是不錯的,哈哈。”
國內觀眾說著自己家裏麵的一些傳統建築,國外的論壇中也有人在科普華夏的建築。
一點進網頁中,便是各種榫卯鬥拱以及各種各樣建築的模樣,有天壇紫禁城還有各種園林土樓等等建築的科普。
“好漂亮啊,我沒有去過華夏,但是看著這些圖片我都有一些心動了。”
“我也好心動啊,這些建築真的好漂亮!”
“我去過京城,隻能說這些建築有的真的要實地去看,真的太震撼了!”
“就是,有一些建築真的隻有去看了才會覺得震撼,你絕對想不到華夏的這種曆史感是怎麼和這些建築融合在一起的,真的太震撼了!”
各種議論之中,也有一些渾水摸魚的。
“我們日出的鳥居也很不錯哦,大家也可以來我們日出看,對了我們還有平安京。”
“我們高麗的也不錯,看看,這是我們勤政殿,帶著我們濃濃的高麗味道。”
“我們泰姬陵也還可以啊。”
“我們盧浮宮也不錯,凱旋門也很酷啊。”
“華夏建築不錯,但是日出和高麗那個,不說,我還以為是華夏的說。”
“哈哈哈哈,確實啊。”
典藏開播前夕,無數的人都在議論這件事情,都在議論這些建築。
不管是華夏的還是別的國家的,都有人在說,但是說的最多的還是華夏的建築。
時間過的很快,很快就到了典藏開播的時間。
在典藏開播前三個小時的時候,就已經有無數人湧進了直播間,世界各地,無論是睡著的或者沒睡著的,不論是什麼種族都在這一時刻同時打開自己的手機,打開自己的電視,開始等待這為萬眾矚目的一電視。
一進入直播間,便有無數人說話,但是在典藏開播前三分鍾,直播間中說話的人便突然少了下來,有一部分開始認真的看電視了。
牆上的時鍾一點點的往前推進著,滴答滴答,很快分針就停在了十二的位置。
輕輕的一聲卡動聲,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似乎有一道煙花在夜空中綻放開來,就連城市中的霓虹都失色了,世界上的顏色隻剩下那天空上的煙花,除此之外,一切都是黑白的。
直播畫麵上泛起一道水波紋,水波紋逐漸散開,如同戲劇開幕一樣,黑色撤去。
畫麵開場,便是一片星空,在這星空之中,林毅憑空而立,他手上拿著一卷書,他看向鏡頭,笑了一下,說道:“建築是用來結構來表達思想的科學的藝術,華夏建築曆經五千年,承載著無數人的心血,今天就讓我帶著大家走進華夏的建築曆史。”